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是不是说明了一夫多妻,三妻四妾的弊端?
刘邦,夫人,吕后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是不是说明了一夫多妻,三妻四妾的弊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元年,刘邦因率先攻入关中,虽在鸿门宴上向项羽俯首称臣,但有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在,项羽也不好不给刘邦封地,于是刘邦被立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对此,项羽是这样解释的:
刘邦被立为汉王后,得到一籍贯为定陶的妃子,该妃子姓戚,史称戚姬。戚姬的出现,改变了汉初的政治走向。戚姬的结局很惨,生的独苗刘如意被吕太后鸩杀,戚姬则被残忍地做成了「人彘」。
吕太后为什么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呢?是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举动,还是单纯的泄私愤呢?
虽然吕太后是政治家,但并非政治家的所有行为都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考虑,是这个道理吧?如果政治家的所有行为都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考虑,就无法解释作为政治家的刘邦在去女婿张敖家做客时临幸张敖小妾赵姬的事实了。
赵姬连孩子都给刘邦生出来了,刘邦临幸赵姬的事,应当是确凿无误的吧?
同样地,吕太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就跟刘邦临幸赵姬一样,是一种本能,刘邦临幸赵姬是刘邦「好酒及色」的本能,吕太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是吕太后狠毒的本能。
我们能够注意到,吕太后在鸩杀了戚姬独子刘如意之后,并没有立即把戚姬做成「人彘」,而是等了一段时间。
刘如意死于汉孝惠帝元年十二月,之后是把淮阳为刘友改封为赵王,又在汉孝惠帝元年的夏天,把吕太后死去的大哥吕泽追封为令武侯,之后才把戚姬做成「人彘」,也就是说,从刘如意死到戚姬被做成「人彘」,前后相隔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为什么要相隔这么长的时间呢?
汉高帝刘邦崩逝于汉十二年四月,刘邦一死,戚姬就被囚禁到永巷,直到汉孝惠帝元年十二月,这八个月的时间里,戚姬都被囚禁着。汉孝惠帝元年十二月到汉孝惠帝元年夏天,戚姬仍旧被囚禁着。
即,戚姬在儿子死前被囚禁了八个月,在儿子死后半年左右,依旧被囚禁。被囚禁的日子很痛苦。
吕太后之所以把戚姬囚禁了这么久,根本就不是想放戚姬一条生路,而是要一点点地折磨戚姬,让戚姬在思念死去的丈夫和远在三千里的儿子中度日如年。
或许吕太后原本打算一直折磨戚姬,但戚姬后来在永巷中知道了儿子刘如意已死的消息,寻短见,吕太后就顺水推舟,把戚姬做成了「人彘」,连死都让戚姬不能自己选择。
此所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自然是泄私愤。
转自:皎月当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表达了卓文君对司马相如富贵以后,另有讨小老婆的不满,也希望司马相如能回心转意,文艺青年卓文君用文字来发泄她的不满,争的是爱。身在后宫的吕雉和戚夫人争的除了爱,更多的是权力,名利。吕雉怎么对待戚夫人这个曾经的劲敌来发泄内心的积怨呢?权力这把刀就是最好的武器。
戚夫人在刘邦生前多次怂恿废黜太子刘盈,立其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也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因为刘如意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而刘盈性格软弱,太过于仁厚。最后碍于吕后的势力和群臣的反对,都未成行。据传刘邦也是怕老婆的主,“惧内”,戚夫人虽然吹枕头风,但是刘邦到吕雉面前就弱了下来,根本不敢提废立之事。
刘邦死后传位刘盈,就是说明吕后赢了,废立未成,刘邦也很无奈,虽为帝王,权力大受约束也大。刘邦临终感觉到戚夫人母子会有悲惨下场,想法设法保护自己的幼子刘如意。可惜戚夫人虽有才华,但是没有政治头脑。
刘邦死后,吕雉把所有皇帝生前宠爱过的妃子幽禁起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尤其对戚夫人剃其头发,带上枷锁,天天舂米。这位有才华的戚夫人竟然编了《舂米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在宫里唱起来,希望远在几千里外的儿子能听见。吕后闻之,大怒,非杀了这对母子不可。戚夫人也太没“政商”了,儿子好不容易被刘邦保护起来,你这样一唱,杀身之祸分分钟就来。
吕后立马招赵王刘如意来都城长安,赵王知道凶多吉少,三番五次推脱,称病,最后不得已回长安,到长安哥哥汉惠帝刘盈百般保护这个弟弟,可是还是让吕后得手了,毒死了刘如意。并且吕后还前无古人,独家原创一种惩罚“人彘”,吕雉砍了戚夫人四肢,挖眼睛,割舌头,熏聋耳朵,扔到猪圈里。还让儿子刘盈来看,以作震慑,估计戚夫人夺走的一切带来的积怨都发泄出来了。
抛开政治斗争,如果从一夫多妻制来解读这个故事,那么帝王家就是放大版的一夫多妻制。换作普通人家的三妻四妾,正妻如果想惩罚妾室,定然不能如此公然毒辣,毕竟还要考虑不能犯法。
历史上也有只娶一个女人的帝王,后宫矛盾那就少多了,如后来的明朝朱佑樘只娶张皇后一人,从不理睬其它女人,恩恩爱爱一辈子,实为一代明君。
《颜氏家训》认为是一夫多妻是家里永无宁日的根源,子女不孝。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到国家带来的必将是一场杀戮,刘邦也不会想到吕后能大肆屠杀刘氏族人,李治也没料到武则天差点灭了李唐王室。俗话说“女人多,是非多,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也是一夫多妻导致的现象吧!
国外也有实行一夫多妻,如不丹,他们和我国古代不大相同,妻子们是平等的,没有待遇上的差别,矛盾可能稍微好点,但是也是反对一夫多妻,为男女平等不断努力。马克·吐温曾说:“一夫多妻,连上帝也反对,因为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四节说:‘谁也不许侍奉二主。”《圣经》的原文“主”不是指丈夫。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借以断章取义,来表达反对一夫多妻制。
我国古代,男人的众位妻子是有等级,而且待遇也不同,连生的孩子地位待遇也不同。普通人家基本只有两级妻和妾。那要是皇帝就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答应,才人等等。自然矛盾也就升级,一夫多妻是陋习,其本身就是一个弊端。为了获得更多,正室以下常常用尽心机蛊惑丈夫,妾室的奴才们也是跟着劝诱男主人,长此以往,家里哪有什么父慈子善,家变成了争斗名利的场所。
上一篇:我想在未来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请问现在的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准备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