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日立夏,农村老话说:立夏三天遍地锄是什么意思呢?
立夏,杂草,农民今日立夏,农村老话说:立夏三天遍地锄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节气的到来不仅意味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农民开始进入到农忙季节,所以在农村才会有“立夏三天遍地锄”的说法,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立夏三天遍地锄的意思是,立夏过后,在农村便可以看到在拿着锄头在耕地里除草的农民。也就是说,在立夏节气后,农民也会越来越忙碌。
立夏节气后不仅天气会越来越暖和,降雨天气也会越来越多,此时不仅农作物进入到快速生长阶段,杂草也会长的越来越快,短短几天不见,杂草就已经长出一层,就会长出一层,如果不及时将杂草清理掉,杂草的生长速度很快,就会和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所以农民就要不定时的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现在有了除草剂,农民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靠锄头将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锄地农民的身影。
用锄头锄地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可以将地里的杂草消灭以外,通过锄地还可以使板结的土壤变得更加疏松,从而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在天气干旱时通过锄地将土壤变疏松,还有保墒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减少灌溉次数。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在我们北方,立夏节气前后正是小麦扬花授粉期,紧接着就会进入到小麦生长最关键的时期-灌浆期,所以从立夏开始,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会加大,农民要及时灌溉施肥来补充小麦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
在我国的南方,立夏前后正是早稻的插秧期,此时降雨的早晚和雨量的多少,对水稻的收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有些地方还有“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等说法,这些俗语足以说明立夏降雨对农事的重要性。
农村俗语都是老一辈的农民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耕作经验,从立夏过后虽然农民不用再像以前拿着锄头锄草,但是农民也并不会很轻松,因为农民还要忙着灌溉、除虫等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民间有很多“农谚”:都是古时劳动人民根据时令总结出的自然界生长客观规律。清明前后,是播种的时节;立夏前后,天气接近夏季,雨水增多,也是制杂草生长迅速的时间,立夏锄田,就是说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农谚”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
对我国的北方地区而言,虽然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风大、空气中的水汽蒸发快,导致空气干燥和土壤干旱,这种气候非常有利于杂草生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故有农谚“立夏三天遍地锄”、“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之说。意思就是说立夏时节杂草繁殖快,为保证农作物产量,要每天除草,防止杂草与作物争养分和光照,影响农作物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属于方言性的,我国这么大,去和海南说不对。我是内蒙古。我这里是: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我才种玉米4天动锄起码要2o天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日。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立夏后气温回升快,降水却不增,加之这个时节多风、水分蒸发强烈,杂草生长特别快,因此也就有了老百姓口中的: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这也就是农村老话——立夏三天遍地锄的由来。
但大家要知道的是,“立夏三天遍地锄”是针对北方地区而言,而在南方地区,立夏则是另外一番农事风光——“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也就是南方地区插秧农忙的时期。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齐秀。在古代时,人们还有专门的迎夏仪式。在大时间序列里,立夏是天泽履卦和地天泰卦交接的时空。天泽履,天地相应,应验了农作物需要雨水的特征;地天泰,三阳开泰,应验了万物自此走向繁茂。
我是老家在农村,希望能跟大家共同交流三农那些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