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谈正史,只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心中对关羽是怎样的呢?
关羽,刘备,荆州不谈正史,只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心中对关羽是怎样的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个字:爱、敬、忧。
爱其才。关公之才诸葛亮向来是不怀疑的,诸葛亮有一用人之法,对关羽是激而用之,方能尽其才。
敬其气。遍关三国演义,诸葛亮对张飞魏延都是随意呵斥揶揄,对赵云黄忠是安抚慰劳,唯独对关羽尊敬有加。关羽无理取闹,要找马超比武,但是诸葛亮还得好言相劝,顺便给他戴了一个“美髯公”的高帽。
忧其傲。赤壁的时候,诸葛亮就知道关羽生性傲慢,所以设了个局让他华容道放曹操。守荆州,诸葛亮也表达过对关羽傲慢的担忧。
总得来说,诸葛亮借刀杀人肯定是捕风捉影。他志在匡扶大汉,关羽势必为第一将,天下三分仅得其一,没有害大将的道理。
再说了,诸葛亮三国演义第一男主,男主会这么卑鄙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对关羽是不信任的,如果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把关羽除掉!所以华容道才让关羽守,因为他知道关羽必然会放曹操,所以提前立了军令状!他知道这么大的事,如果关羽真的放走了曹操,就是刘备也救不了关羽。如果真的杀不了他,最起码关羽以后也不会眼里只有刘备,没有诸葛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关爷是长辈,不服晚辈,得需要一招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事专家,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的兄弟、军中大将。可惜这两人并没有上演“三国将相和”。
一、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向关羽立威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时,关羽等人的态度是很反感的。刘备评价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就是说关羽对士兵客气,对读书人牛气,当然也包括诸葛亮了。在《三国演义》中,博望坡之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即诸葛亮出山以后,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有诗云:“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获得了成功,这次战役使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树立了威望,有力的回击了关羽的轻视。
二、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抓关羽小辫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从刘备方面来说,此时的外部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换,敌我关系已经开始变化。最大的敌人,已从曹操转变为孙权;最紧迫的危险,就是面临孙权的吞并。那么,抵抗孙权集团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当然是给孙权保留一个强大的敌手——曹操。
关羽其人极重义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情中人。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关羽这点,结果曹操得救了。这样一来,面对东吴方面的责难,刘备集团就可以把全部责任推到关羽头上:不是我们不想杀曹操,是关羽太重个人义气,无组织无纪律,擅自把曹操给放了,我们一定对关羽严加批评教育。
另外,诸葛亮还有私心——抓关羽小辫子。众所周知,诸葛亮此时初到刘备身边,资历尚浅,功劳未著,难以服众,关羽、张飞更没把他放在眼里。所以诸葛亮就利用关羽私放曹操这件事,抓住了关羽的小辫子,使关羽既内心愧疚,又心存感激,以后就再也不能在面前牛逼了。
三、诸葛亮驻守荆州———对关羽不放心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是:以荆州起家,占益州为根据地,但也要保住荆州,到伐魏时机成熟时,一部分兵出荆州、一部分出益州相互策应。荆州是军事重地,不能丢!关羽不懂得战略的重要,只会顾眼前的小利,眼光短浅,不懂得联吴抗曹是大计。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从人谏,之后的襄樊之战,他这些缺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诸葛亮让庞统跟刘备领黄忠魏延去夺益州,自己领关羽张飞赵云守荆州,这样有可能成功完成他的战略计划。
在刘备集团内部,最吃得开的是两类人:一类是早年即追随刘备东奔西跑的老队伍,关羽、张飞是代表,赵云资历稍浅,也属这一类;另一类是“荆州帮”,以诸葛亮为代表,这批人资历虽然不够老,但对刘备帮助特别大,加上诸葛亮的因素,掌的都是实权。如果关羽没有死在荆州,不知道这两人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视事而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十分清楚关羽的能力,又碍于他与刘备的关系,也十分清楚关羽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在和关羽的交往中,特别注意方式方法。还经常用华容道等方式,一举多得的情况下,还能让关羽欠自己人情,从而压低关羽的气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