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季产蛋鸡管理的要点都有哪些?
鸡舍,产蛋,春季春季产蛋鸡管理的要点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群产蛋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群的釆食量会降低。因此,饲养管理者要认真做好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必须保证供给鸡群优质、营养均衡、新鲜充足的饲料,尤其外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保证水资、水源的绝对安全,并保障鸡群充足的饮水,以免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
鸡蛋在生产当中尽量釆取一些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应激反应对鸡群生产的影响,如管理程序规范化:定点喂料、定点捡蛋、定点清理鸡舍粪便等工作,不要随意更改作业时间等,以免鸡群发生应激导致发病而降低产蛋性能。
二、关注温度对鸡群产蛋的影响,正确处理保温和通风的矛盾,注意光照管理
温度
由于绝大多数产蛋鸡舍没有供暖设施,鸡舍的热源主要来至于鸡群自身所产生的热量。鸡舍要保持在13~18℃的产蛋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超过3℃。鸡笼上下层、鸡舍前中后的温差不超过1℃。
通风
鸡舍一般釆取最小通风模式(釆取间歇通风模式风机开启时间为9.6小时)。特别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机开关数量及通风口的大小,达到既满足换气的需要,又实现调节温度的目的,春季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倒春寒”现象,导致外界温度变化剧烈,极容易造成鸡群产蛋的不稳定,鸡群产蛋率一周波动范围达到2%~3%,此时管理上要以换气为主,通风为辅,保证温度平稳、适宜,减少温度波动造成的应激遇到大风或沙尘天气时,进风量与风速是主要的控制点,应合理控制小窗开起的距离、数量。以减少进风量,减缓风速,防止贼风侵袭和减少粉尘。
光照
同时要注意鸡舍光照时间及关照强度的管理,蛋鸡关照时间应稳定在16~16.5个小时,建议早上5:00至6.00开灯,晚上9:00到10:00点关灯,关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灯泡建议一致两周左右擦试一次以保持光照强度。
三、关注产蛋鸡群抗体消长规律,做好免疫消毒工作。
春季万物复苏,细茵、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尤其是美鸡多年的场区,极易暴发传染性支气管严、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对产蛋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春季应关注产蛋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适时补免,以维持产蛋的稳定。
控制维生物滋生,搞好内外环境消毒
一些养殖场户为避免春季不稳定因素给鸡群带来疾病的困拢,则选择减少了通风,注意保温的方法,恰恰由于这样,导致了鸡舍内有害气体超标以及病源微生物滋生,给鸡群带来了更大的危害。要养成白天勤开窗,夜间勤关窗,平时勤观察温度的习惯,同时做好舍内外环境以及饮水管线的消毒工作,尽可能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有条件的鸡场要定期对鸡群饮用水质及鸡舍环境的细茵含量的监测,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调整消毒方察,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适时预防投药
春季可根据鸡群状况釆取预防性投药,特别是各种应激发生前后(如转群、免疫、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应及时给予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的补充,尤其鸡群人工输精以后应当根据其输卵管状况、产蛋情况,适时的对输卵管进行预防式投药,防止输卵管炎的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个现实:
•春季体感温度偏低……体感温度是指鸡群所能感受的冷暖程度,而不是温度计显示的环境温度。
•体感温度……主要取决于鸡舍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素,也与鸡群日龄、存栏量、羽毛覆盖程度和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高于10摄氏度时,就到了春季,春天少雨多风,干燥多尘,地温偏低,昼夜温差大,即使气温不断上升,但感觉温度仍然偏低,尤其是晚上感觉仍然寒气逼人如入寒冬。
13071051500
第二个现实:
•通风参数都以环境温度来设置的……规模化鸡舍大多都采用自动化环境控制,其自动化通风控制系统都是以鸡舍环境温度来设置通风参数的,而不是体感温度,所以,在春季通风管理过程中,决不能只信鸡舍内显示温度数据,必须时时考虑鸡群的实际感受状态,以免鸡群着凉生病,带来经济损失。
一直以来远卓农牧都密切的关注着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坚守着“品质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企业理念,为客户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季节不会产蛋
上一篇:湖南哪个地区吃兔子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