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之后你会选择分餐吗,这是不是文明进步?
分餐制,疫情,中国疫情之后你会选择分餐吗,这是不是文明进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其实分餐是基本文明举动,自古以来分餐一直提倡并流行。只不过我们中国的分餐和国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简单说布碟就是分餐的最好实物证明。公筷制是简化版的分餐。
分餐作用相信大家不陌生,就是从卫生方面考虑减少疾病传染。另外谁也不喜欢自己从盘子里夹的一筷子菜上沾满了别人的口水,除非你喜欢这样的重口味。
还有一种病菌有的人可能不了解,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这是常见的一种病菌,几乎每一个人的口水里都含有大量这种病菌。尤其在就餐的时候会通过筷子汤勺进入到彩盘中,传染给其他夹菜的人。这种病菌作恶起来杀伤力极其强,目前有证据表明这种病菌是胃癌的元凶。
所以为了大家健康,还是应该选择和坚持分餐或者公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中国人不会采用分歺制,一家人天天接触不必要,特别是夫妻更不必要。
如果请客吃饭可以用一些共用歺具,这倒是个为法,比如夹子,勺子等,而且现在大多都在饭店吃为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千百年来,就喜欢合家坐在一起用餐,由其是过年过节,几代人坐在一起图个喜庆,在古代是有分餐的,那是极少数大户人家有用公快的,布碟的,但普通老百姓很少做到分餐的,如今酒店一般能做到分餐,也有半分餐的。
2020年打破往日的平静,这场疫情,的确让我们深思,老传统的东西,有些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有些糟泊需要废除,有些则需要改良,如就餐问题,虽然全家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必较热闹,但也有它的另外一面,如卫生问题。
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必须做一次餐饮大改革,分餐制一定要提倡起来,对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好处,即生卫又能避免浪费,岂不是两全其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歺为的你我他的健康》。我在公众歺桌上生活已经许多年,有的亲戚朋友们过年过节的欢聚,有的是生意場上客套往来,也有的索不相识只是慕名而来,中国人吃飯讲究个場面,图个开心热闹。满满的一桌人,许也在脸书上名片上出示健康标记,于是十来个在十几个菜盘子里,你一筷我一口的品尝得不亦乐乎。中国歺饮文化的一大恶习,正随着冠状病毒感染的风波在飲食习惯上发生着变化。就在这几年,因为退休了,公众活动已经大量缩水,每️也就是三、五次。特别是一些难得聚会的伙计朋友们,已经开始使用公共筷子了。我想如果在瑞午节前后的聚会时,大家一定有个共识,吃饭就必须分食制,如果用公筷分食,或许我会借故退席的。菜肴诚鲜美,友情价更高。若与健康比,家庭更重要。我们个人的健康因素,是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安宁。在这方面,一些高档的歺飲店家,更应该在飲食文明上先行一步,占得先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餐制的形式有多种,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应当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必竟病从口入的道理大家都懂,应该采用比较卫生的饮食习惯。
目前,国内分餐制大概分为自助餐和公筷两种形式,而且已实行多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自助餐主要是在大型会议,培训等人员集中场所,一般酒店也已推行。公筷的使用虽然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但一般的桌餐上早己开始推行。以上这两种分餐形式易于让大家接受,而且也适合中国的饮食习惯。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较大,饮食文化差异更大。中餐讲究个气氛,热闹,特别是过年过节,家庭聚餐也好,亲朋好友聚会也罢,总是要有点热闹气氛的,否则,大家就觉无趣。再者,中国的餐饮文化根深叶茂,源源流长,吃在中国那是一种享受,一种情趣,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享誉全球。
尽管疫情的出现,给人们惯常的卫生习惯提出了要求,但在餐饮上我认为上述两种形式易于普及,也适合中国人的餐桌文化。西式的餐饮方式不太适合中国的聚餐文化,也不可能推广。西餐一般是一种快捷式的餐饮方式,不适合聚会。西方人吃是为了活着,他们的饮食文化比较浅淡,而中国人活着是为了吃,是一种享受式的文化,所以,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很大,在就餐方式上不可能一味地就照搬西方模式,必须是适合中国人的餐饮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卫生和群体利益出发,应当分餐,一是有利于传染病隔离,二是有利于节约,吃多少打多少,避免浪费。目前从国家层面没有提出要求,估计难实行。中国都是从行下效。上面来领导都不实行,底下难独自推开。必须形成上下联动,才能形成气候。当然如果大环境不允许,不会强求,否则造成另类,遭受大家歧视。如果有条件,还是分餐吃饭放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