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比起虐待较为低等的动物,人类更倾向于对虐待较为高等的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这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动物,一只,人类比起虐待较为低等的动物,人类更倾向于对虐待较为高等的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这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比起虐待较为低等的动物,人类更倾向于对虐待较为高等的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这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荣幸有机会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相对较为高等动物通常和人类的关系比较亲近。当然,不可否认,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相对高等的动物的智商,同时又加以培养和训化,使这类相对高等的动物表现出来的是“讨人喜欢”“令人愉悦”的状态或样子。因为和人类关系的亲近,它们一旦被虐待,就容易被发现。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传播速度的迅捷,谴责的人自然是多的。有人踩死了一只西瓜虫,扯断了一条蚯蚓有几个人看到了呢?
其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捷了,但真正交心的却少了,也就是人越来越孤单了。人是需要被陪伴、被理解和被倾听的,相对高等的动物在这时候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它们会感知主人的情绪,默默的陪伴和守护,不论你和它们倾诉了什么,它们不会传闲话惹是非,更不会给你挖坑撬你墙角。这样的伙伴,人类中是很难找到的,有几个损友都算是不错的了。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因:拟人化。
普遍意义上,像鸡鸭鹅狗猫牛马猪羊等这些千万年来被人驯化而成为家畜家禽的相对高等动物,与人类建立了物种进化意义上的联系,在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被普遍作为宠物的狗和猫,更是被很多人作为了家庭的一分子存在。
这种拟人化,加固了人类和这些动物的情感联结,如果出现伤害这些动物的行为,会引起更普遍的关注,和更强烈的反响。
而“低等”动物,由于和人的联系不密切,说的直接一点,对于人而言,他们的存在,现实意义不明显,所以,在我们人的眼中,它们是和我们不太有交集的纯粹的动物,自然很难唤醒我们人的情感反应。
实质上,并不是高等低等的问题,而是和人的生活交融深浅问题,明显的体现就是把某种动物是否上升到宠物或家庭一员的高度。
比如一只小老鼠,如果被伤害,一般不会引起反响,但是如果这只小老鼠是作为宠物的存在(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养宠物鼠),那么对它的伤害,就会招致广泛的谴责。因为逻辑是“伤害的是宠物”。
所以,回归到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就是情感的共鸣。伤害与人有深层次情感共鸣的动物,就会带来谴责。
话说回来,这也是个自设边界的问题。就像佛家戒杀生,有人就提出来,难道只有动物是生物么,难道花花草草就没有生命么?但是佛家认为的杀生,并不包括吃素。
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错了,虐待低等或高等动物都是不对的,都应被谴责。和虐待这个词沾上边都是变态的,心理有疾病,越早治越好,以免害人害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缘近呗!你养一条鱼、一只龟、一只狗试试。感情一定会狗>龟>鱼。因为互动性完全不同。鱼几乎没什么互动,龟只能非常简单地互动,狗能听懂简单的人话。用鱼肉喂龟,龟肉喂狗,感觉没什么不对。但是用狗喂龟,用龟喂鱼就会明显感觉不爽。现在很多人反对吃狗肉。但是几乎没有人养猩猩,却几乎所有人无法想象吃猩猩。非洲原始部落除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是因为像猫狗这种动物,智商更高一点吧,或者说他们能更多的与人进行互动,自然而然,在情感上就会有偏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