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喜欢子路这个人吗?为什么?
孔子,子路,学生你们喜欢子路这个人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们喜欢子路这个人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肯定地回答:“喜欢。”
为什么?因为他很“真诚”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子路不假思索的立马“抢答”到:给我一个夹在大国之间,遭遇战争、灾荒的千乘小国,用三年时间,就可以使国家大治,人民知礼。
毫无掩饰,就是这么率真爽直!比较而言,其他同学可都是老师点名后回答的。
仲由,字子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即,性格粗鲁,逞勇、耿直。
子路初见孔子是一场遭遇战,子路“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戴雄鸡造型的帽子,着猪皮佩饰。样子不合礼仪,也很滑稽。看到文质彬彬的孔子与自己格格不入,就用言语、行动上冲撞孔子。孔子没生气反而用礼感化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来求见孔子,成为孔子弟子。
子路少孔子九岁,是跟随孔子最久的老学生,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忠实的侍卫,也是孔子学生中最好学的学生,对老师的敬重至致,感情真挚超过了父子。
《论语》中“子路问孔子”最多,而且问的问题多数“很傻,很天真”,但有些也很深刻。
比如《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这样一段故事:
楚派人聘孔子,陈蔡大夫怕孔子不利于己,就把孔子与弟子包围在了荒野。孔子师徒绝粮,弟子情绪低落,心有所怨,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而见孔子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当然也有穷的时候,比如现在。君子能固守贫穷,小人穷就无所不为了。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我班上也有这样的学生,有时候问问题,回答问题“不过脑子”。但他点燃了课堂,活跃了同学与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老师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的过程,可以对学生提的问题善意引导,使问题深刻起来。从这一点来说,孔子有子路这样的学生是幸运地。
子路虽然很好学,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孔子评价:“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子路这样的性格,不会善终的。
孔子一语成谶。子路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但关键时刻暴露了子路致命的性格弱点,有勇少谋。卫国发生内乱,子路“闻之而驰往”。为平息暴乱,结缨而后死。突现了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诺言。
子路具有率真的性格,诚实的品质,对老师具有真挚的情感,最后的死难表现出他对事业的忠诚。
子路还有一个优秀的品质就是对父母的真诚——孝。子路是封建社会标榜的“二十四孝”之一,“负米养亲”就是说的子路。子路少时家贫,但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粮了,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粮价较低,便不远百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子路后来有了品尝美食的条件,却黯然神伤。叹息到: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人无完人,子路的真性情中也存在着弱点,性格过于冲动,缺乏应对突变的能力,最后死得毫无价值。对于这一点,孔子是有责任的,知道弟子的脾性就应该推荐更稳妥的工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路(公园前542—前480年),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又被称做季路。子路是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一个杰出的政治人才,他被列为“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我喜欢子路这个人,原因有
1.子路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事亲至孝。他自己饮水吃野菜,为了父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以尽其炊,子路是个非常有孝心的人。
2.他生性豪爽粗犷,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他听闻自己的过错,能虚心接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盛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子路在鲁国做过季氏宰,深受季氏信任,在卫国(现蒲城,是我的家乡)做邑宰,与民兴修水利,三年后孔子路过那里,对他的治理赞不绝口,足见子路的才能过人。
3.子路一生终于老师孔子,是孔子最亲近、最信任的学生之一。子路保护孔子唯恐不周,不愿让老师遭人非议,是一个好学生。
子路豪爽耿直英武,但有些鲁莽,这让孔子很担心,最终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很凄惨,他的死对七十二岁的孔子是个沉重的打击,让人扼腕叹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很喜欢我县这位第一任县令,他当时把我们这儿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孔子路过时三次称赞“善哉,由也……”,因此被长垣也被称为“三善之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