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成绩不好怎么办?
自己的,也是,你的高考成绩不好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复读。重头再来。
2.选择差一点的学校就读。城市\u003e学校\u003e专业。
3.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考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重读自己多努力明年再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之后的就业,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技术,现在的职场,并非所有的高薪都来自大学毕业的学生,像一些会技术的人才薪资也是很不错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找不到工作,因为理论大于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操作,导致工作之后上手比较难,反而学技术的更吃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上本科就去。尽量别复读。先选专业再根据专业选学校。尽量选择大城市,有助于开阔眼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还没高考呢,怎么能说成绩不好呢?
再说,好与不好,就看你定的竞争对手属于什么水平。
接受一切得到来。
高考后为您喝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的高考制度是在精英教育阶段建立并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其突出特点是选拔性,核心价值是公平性。虽然在制度设计上要求高等学校对报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评价过程的公平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等因素的限制,制度变迁的结果使考试几乎成为高校招生的唯一方式,分数几乎成为录取评价的唯一依据,高考几乎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于是,高考成为通向高等教育的“独木桥”,所承载的功能远远超出其所具有的能力。尽管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不断,然而改革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等批评一直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由于以往的改革较多地从完善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出发,而对高校和学生的选择性重视不够,学生只有在考前自主选择报考文科或理科的机会,高校只能在考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提取”学生,统一性有余而自主性不足(柳博,2016)。
在这种选拔机制下,高校学科特色和学生个性特长难以体现,更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这次改革以增加选择性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学业水平考试、推进分类考试、探索一年多考等措施,全面、系统地改革高校招生考试体制机制,为高考制度改革与发展带来机遇(柳博,2016)。
高考失利,出路何在?
一、复读(推荐指数★★★)
落榜考生可以通过复读来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情理之中的,进行再次的学习,从而到达理想的状态。
当然,通过有关专家对复读现象的研究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因为复读后个人成绩提高的幅度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提高潜力最大的学生高考分数应该在40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看到考上大学的希望,只是需要有好的老师在复读补习时点拨,这类学生经过补习一般能提高200分左右。而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名牌大学的高分考生一般考分上涨空间较小,特别是已经上了重点线的考生选择复读是得不偿失的。此外,原本基础太差,由家长督促复读的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很有可能越补越差,分数不升反降。最后还有一类考生是三校生,即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他们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基础较差但大多非常用功,他们提高幅度在复读生中处于中等水平。
因此专家建议,复读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本人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不应强迫考生复读。此外,分数太低的考生参加复读也没有太大意义。300多分的学生,参加成人高考或者自学考试或许更好,同样也能接受高等教育。三校考生复读参加普通高考的效果一般不显著,少数能够得上本科录取分数线。所以三校复读生复读目标不如锁定高职专业,这样效果更好,将来也有升入本科学习的机会.
眼下,只要在各所中学门前一站,就会看到两个人气极旺的焦点,像磁石般把家长们吸引在周围。一个是高中咨询处,另外一个就是高考复读班。随着本科一批B院校提档分数线确定,一些未达到所报院校提档分数的考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复读班。“高四生涯并非适合每个人”,带过多届高中毕业班的资深教师这样提醒学生。
上一篇:用空调定频好还是变频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