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12岁的女孩跟母亲打架怎么看?
孩子,父母,自己的12岁的女孩跟母亲打架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孩子的家庭教育要从小培养,这完全是个教科书式的例子,孩子的大胆完全是家长的平时纵容,可能大家都在抖音里看过,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逛超市,孩子随意扔东西,店员进行制止,而母亲还要为其撑腰打气,这无形中就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心理,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根本不会把任何人,任何事放在眼里,甚至父母对他们都是十分头疼,然而,头疼之余,细细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是不是,家长一手造成的后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现在,网上充斥着不少蛮横无理,大闹公共场所的例子,总以为自己是英雄,可你这样的表现,完全会被孩子生搬硬套,甚至还会以你为榜样,从小都会以你为坐标,还会不断的自吹自擂,扩大你影响力,久而久之孩子有了一种顽固的蛮狠心理,活脱就是你的样子,究其原因,自己有责,不要怪孩子任性,全怪自己没有做好榜样的力量。
溺爱有加的产物,父母稍微管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齐上阵,不是在维护正义,而是在为偏激化的发展,助长势头,在时间的磨练下,孩子有了靠山,有了主心骨,和你打架那时看得起你,要是看不起你,离家出走是家常便饭,这就是中国式教育。
根源在学校,我曾听我的孩子说,老师刚去的时候,先开始摸底,让每个人说说父母是干啥的,当官的,还是经商的,有钱的,还是贫困的,开始对号入座式的教育,平时大家的家长群里,可能深有体会,你没有社会背景,说话都没有讨论权,更没有话语权,这样无形孩子有了优越感,老师甚至只敢对没有历史背景的孩子发脾气,而那些官宦,商人,等等,有权有势的家的孩子就会另眼看待,稍微有些闪失,后果自负,这样教育下的孩子更是有了“保护伞”,再苦不能苦孩子,要讲究方法,再苦不能苦教育,也要讲究方式。
家长们的互相攀比,这我也有,但是,是存在正能量下的比较,我曾记得一次家长会,一位家长,硬是穿的貂皮去的,十分好贵奢华,其实,他家的背景都清楚,何必呢,就是为了让孩子不丢人,这样一来,孩子心理有了,无形的助长阶梯,只要稍微丢了人,马上会和你大动干戈,小的时候不吃饭以此抗争,大了开始互相扭打,这就是家长无形的推动力,你说该怨谁。
说来说去还是怨自己,怨教育,怨所有的自己没有做好榜样。大树呵护小树茁壮成长,而不是任由其自由生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是@萌萌的欣研 。以下是我的理解,看能否帮助到你。
俗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十二岁的孩子,虽然思想还不成熟,但也没有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这跟你们平时过度的宠溺孩子有关系,以至于到最后,你们满足不了她的无理要求的时候,她就会觉得难以接受,从而到处发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发泄情绪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既然都已经十二岁了,也知道了一些事情,爸爸妈妈要好好的跟她沟通,了解她动手打妈妈的原因和动机,事后是否会有后悔,好好的跟她讲道理,不要跟她说父母不容易,这些没用,跟她说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动手伤害别人,除了正当防卫。孩子如果冷静下来,能够说的通,那说明还好,如果教而不听,那只能动用武力了,现在的孩子发育都比较快,十二岁的小女孩,用起力来,妈妈还真的搞不定,让爸爸出马,好好的教训她一顿,直到她知错为止。有些时候特殊的孩子还是要特殊处理,都去给孩子讲道理,孩子知道了你们只会跟他们讲道理,不会动手,他们会更加有恃无恐的犯错误,因为犯错误的代价实在太低了。所以古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不能人云亦云,自己的孩子,首先得教育她有德有品,再去教育她成才。不知道我说的是否有道理,希望你能好好教育孩子,现在还小,比较好教育的。@头条生活家 @头条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家庭矛盾在孩子青春期(10-19岁)期间显得尤为激烈,父母想要为孩子做出对自认为对他们有利的决定,想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教导孩子,而孩子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也会对父母的教导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这正是双方发生矛盾的一个根本的内在的原因。
再来分析这个事件,孩子跟母亲打架是矛盾激化的一种外在表现,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错误与责任全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性格上容易冲动,思想上也不太成熟,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行上容易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并且,由于处于家庭的时间较长,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所以,简单来说,他们是教育的产物,他们的认知、价值观、品行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孩子身上发生了问题,我们也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以及诱因。
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父母要加强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平常在家庭生活尽量避免或减少争吵,或者不当着孩子的进行争吵,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发生矛盾时,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用暴力的行为压制孩子的想法,或者以暴制暴,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给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这样的事情反过来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久而久之,父母的正确引导以及父母行为观点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改变孩子的处事方式和思考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头条为了让条友们写真实文章,这样的话是不是泄露个人隐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