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6月5号左右就要收麦子。现在小麦底部发现有蚜虫,还用喷药吗?
蚜虫,小麦,打药6月5号左右就要收麦子。现在小麦底部发现有蚜虫,还用喷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麦蚜虫,基本每年在全国主要麦区都会造成威害。小麦蚜虫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蜜虫,当然各地对它的叫法不同,有的地方也叫它腻虫、或是油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
小麦蚜虫的爆发规律从小麦返青时就会开始发生,一直会到小麦抽穗、扬花后及灌浆期时都可有蚜虫的危害。它的危害可以说会伴随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尤其在小麦扬花后,数量会更加的急剧上升,这时候的成蚜和若蚜可对小麦全株进行刺吸危害,会大量的聚集在叶片、茎秆和麦穗上,以吸取小麦的汁液,加之蚜虫在为害时还会排出大量蜜露,这些蜜露会严重的影响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会造成小麦籽粒不饱满、或麦穗发白等现象出现,最终的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
所以,对于小麦蚜虫在发现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防治,最好是从年后返青拔节时期就给予预防防治最好。给予防治的用药可用常见吡虫啉、啶虫咪、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等这些高效低毒低风险价格又不高的化学农药最好。注意在用药时要用足剂量和水量。,施药时,一定要打透打匀不要漏喷即可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有一个月才收麦,出现这种情况肯定要喷杀掉虫子,不然养苗就会受损,要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得住养苗的生个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好打药。因为,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扬花之后的灌浆期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因为,千粒重是产量形成的三大要素之一。虽然小麦底部蚜虫不会直接危害小麦穗部,但是蚜虫繁殖速度很快,蔓延到上部叶片也会影响光合作用,或者直接蔓延到小麦穗部,直接影响小麦灌浆。
第二,防治蚜虫的农药成本很低的。一般就是菊酯类农药+烟碱类农药,每亩3—5元的防治成本,不高。从投入成本到小麦避免减产的受益来对比,喷药划算。
第三,今年小麦的锈病白粉病等病害相对严重,可以结合“一喷八防”10组合综合防治。
因为,喷药的人工成本或者机械成本是固定的,而且,小麦亩成穗40万以上【注意是40万穗,相当于玉米密度的100倍以上,太少的农药和太低的浓度基本无效】——所以,尽量多的产品混用,实现“一喷八防”的综合效果,一了百了,高枕无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我们说的穗蚜,这时候是最难打的,必须使用档次高一点的农药,单纯的吡虫啉不行了,必须加上橘子农药,不然效果不好,因为这时候的蚜虫有抗性,不防治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绝收,希望引起大家都重视。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马上成熟了,根本不用管理了,现在的虫已经伤害不了麦子了,你错了,现在正是灌浆期,不加强管理直接导致小麦减产、绝收、这是最关键时期,必须喷洒农药,防治害虫,确保小麦丰收。
灌浆期正是小麦长籽粒的时候,如果不防治小麦长不饱,这样不就减产了吗?所以这个时期是最要时期,确保小麦丰收必须做好管理工作,现在小麦条纹病也比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毕竟还有一个月时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最关键时期,这也是丰收保证的关键时期,这就是小麦的后期管理,不要认为快成熟了,就不用管了,关键是还没有成熟,现在正是孕穗期,所以这个时期必须严加管理,确保丰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距离小麦收割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麦正在杨花和灌浆,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止的关键时期,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螨虫,条锈病,赤霉病等等,蚜虫危害小麦后期非常关键,蚜虫繁殖快,危害大,一旦蚜虫蔓延,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所以发展小麦有蚜虫,就应该马上防止,一喷三防,最好叶面再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提高小麦产量,这个时期,发现病害,及时防止,马虎不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据收麦10天左右,说明你的小麦叶片已经明显落黄了,麦籽已经硬了,即使有蚜虫趴在麦叶上,它也不能造成太大危害。因此建议不要防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