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肾着汤在《伤寒论》上是怎么讲的?
干姜,白术,茯苓肾着汤在《伤寒论》上是怎么讲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肾着汤在《伤寒论》上是怎么讲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肾着汤,也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本方主治肾着之证。肾着,由寒湿痹着于腰部所致,因腰为肾之外府而得名。本病证多起于身劳汗出之后,感受寒湿之邪,以腰以下冷痛、沉重为发病特点。虽“形如水状”,但并非水气内停之病,故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治疗,亦不必温肾,但去其在经之寒湿即可。甘姜苓术汤用、温中散寒,以、健脾除湿,正与本证合拍。
腰为肾之府,着为湿之候,故肾着者,为肾气不足与湿寒外侵共为之下焦之病。干姜者,温阳之品,辛散之物;茯苓、白术、甘草者,四君子汤之去人参,健脾之剂,利湿之药。本方之用,以后天补先天之不足,以干姜行附子之权司;气血生化则精气得以充盈,脾气升阳则除散肾脏寒湿。此为不治之治,治在其中。本方又为苓桂术甘汤之去桂易姜,其所变者,在耳。本方之不用桂枝者,乃病位在下而不在上,病势在气而不在血,病体在重而不在饮也;本方之所用干姜者,治在温阳而非通阳,治在除湿而非除饮,治在寒侵而非内停。诸药合之,除寒冷而温阳气,利湿气而畅化气。如此,则肾着可去,冷重可除,疼痛可止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金匮要略的原文,讲肾着汤的应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才自学
发现:
要学好《伤寒论》,必须懂中华原著
医学:《黄帝内经》。
所有的中医,地理,风水,人文,嫁娶,等等罕见学科,在中国人民中是根深的。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的基。
我只说自己知道的:
中国人建房,要请风水先生吧。我们客家人建房有句话:“座北朝南,没吃清闲”。
这里就有,所谓院士们讲究的“环境保护”!
《伤寒论》说的是一个人,一个环境,是否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论诉与防疫。
但,中国人,自己在崇洋媚外,把祖宗留下的,抛弃!
可悲可叹可痛可惜!但不可怜!
中国人,自身是中国人,以中国人在内外为耻。这种人,可怜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又名甘姜苓术汤。原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组成: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术.
看方义,这个方子用于除中焦的寒和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呃……这个问题太高深了,也太专业了,您还是百度一下吧,或者建议您直接寻找中医医生了解[灵光一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上一篇:种鸽刮条了如何快速长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