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小脑,中线,共济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准确的说,小脑共济失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小脑共济失调,症状与病变累及的小脑解剖部位相关。
临床与解剖学关联颅后窝内的小脑解剖结构十分复杂,但可分为3大部分:
●中线小脑,包括小脑蚓部、顶核和中间核(球状核和栓状核)、前庭小脑(由绒球和小结组成)和蚓旁/中间区。
●两个较大的小脑半球,包括齿状核
小脑综合征可根据症状是由于中线结构或半球结构的损害分类,但这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显著重叠。
中线小脑结构 — 中线小脑结构对于运动执行、眼球快速和缓慢运动、平衡/下肢协调和前庭功能至关重要。小脑中线损伤往往导致步态共济失调和不平衡、躯干共济失调、辨距不良、眼部症状、晃头和眩晕。
●中线小脑病变的患者步态共济失调和不平衡表现为,双脚合并站立时无论睁眼或闭眼都容易跌倒。他们经常出现步态困难,尤其是踵趾步态,还可能主诉有不平衡的感觉。
●躯干共济失调可导致患者不依靠手臂支撑无法坐稳。这在严重中线损伤中更常见,并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头部和躯干的晃动或摇摆。中线小脑综合征患者还可存在双上肢共济失调,特别是小脑的蚓旁/中间区受损者。
●辨距不良指在一个目标指向性任务中,因距离估计有误,致使精确运动的能力受损。中线小脑损伤和半球小脑损伤中均可见辨距不良。中线小脑损伤时,辨距不良可能主要影响下肢,并且可在跟-膝-胫试验中引发。
●最常见的眼部异常是扫视性侵扰,指无规律的阵发性快速眼球运动,包括眼阵挛、眼扑动、方波急跳和巨大扫视性振荡。这些最常由小脑损伤引起,但也有其他原因。另一种常见的眼部异常是水平注视诱发的眼球震颤。通常该眼球震颤在向患侧注视时更为突出,但在目光向各方向注视时通常都存在。第一眼位时或向上注视诱发的上跳性眼震定位于小脑绒球,这与反跳性眼震一样;反跳性眼震是指由回到第一眼位时诱发的眼震。上述两者均可在其他过程中见到。下跳性眼震可见于中线小脑蚓部病变和延颈髓交界区病变。视辨距不良是用于描述眼球过度扫视运动的术语。先是过度调整,之后眼球迅速纠正其位置,以适当地对焦所关注的物体。这一表现尤其提示小脑功能障碍。
●眩晕伴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前庭小脑损伤引起的,并通常伴有上述眼部表现。
小脑半球 — 小脑半球主要负责运动规划和复杂任务的协调。一侧半球损伤引起的症状在同侧肢体最为显著。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轮替运动障碍、辨距不良、肢体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和小脑共济失调性言语障碍。
●轮替运动障碍是指进行快速交替运动时的不协调,是小脑疾病的常见表现。具体测试包括让患者交替旋前和旋后前臂和手。
●手和手臂的辨距不良,包括指鼻试验显示有过指现象。辨距不良也常见于腿部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步态共济失调。
●肢体共济失调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协调任务困难。
●意向性震颤,也称为动作性震颤,通常随着手靠近目标而加剧,且幅度通常较大。
●小脑共济失调性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口部运动性共济失调所致伴构音障碍的言语缓慢、含糊不清、单调且不规则。
●眼部表现通常不太明显,但经常见到眼平稳跟随运动受损和同侧注视诱发的眼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脑供给失调是一种以小脑萎缩为主的病情产生的共济失调的症状,在治疗上可以采用醒神归元汤治疗,患者现在怎么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