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有许多武将箭术精湛却不以箭术赢得胜利?
弓箭,武将,吕布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有许多武将箭术精湛却不以箭术赢得胜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论
看过了三国时期的实战战例,说“三国时期有许多武将箭术精湛却不以箭术赢得胜利”,这句话是不确切的。由于古代两军交战,并非只是武将单挑,所以,要取得胜利,还要有谋略、部署、士气等众多因素,而武将精湛的箭术只是取胜的有利条件之一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时期,有许多将领箭术精湛,却不用箭取胜是为啥?(流誉原创 抄袭必究)
冷兵器时代,远距离杀伤敌军,箭射是最好手段之一,但无论弓、还是箭,制作需要特殊材料,还要具有一定工艺水平的工匠。特别是箭,射出后脱离控制,搞不好,还会被敌利用。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用箭较少,实战之中,大概分这么几种情况 :
第一,有的箭术只适用表演。比如吕布,吕布最著名的射箭术,就是辕门射戟。当时,袁术大将纪灵,带三万大军打刘备,刘备实力弱小,吕布看出袁术诡计,一面接收袁术拉拢的礼物,口头答应袖手旁观,不干涉;一面又两面讨好,把纪灵、刘备双方都请来,说你们双方是打是合,听天由命,具体在距军帐一百五十步的辕门处,地上插自己的画戟,要是吕某一箭射中戟上小枝,就收兵罢战;如果射不中,任你们厮杀。谁要是不听话,吕布就联合一方,共同打谁。
结果吕布“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一箭正中画戟小枝。纪灵经多方面权衡,只好答应收兵。一般认为,吕布射箭技术很高,但其实明显不太适用战场。一是吕布作战时,是骑着赤兔马的,这马速度很快,吕布的对手也是猛将,坐骑也都是良马,双方相互移动、而辕门射戟不但目标固定,射箭的吕布,也是固定姿势,这与骑马射箭,中靶率完全不一样;二是相对于岳飞开弓三百石,瞄射二百四十步,虽然不同时代的重量、长度,有所不同,但就大的数据看,吕布差的较多。因此,这一类射箭术,只适用考核、表演之类,特别是将,骑射才是真本领。
第二,军力占优,不需射箭。比如张郃战赵云。在曹操举行的大赛上,张郃曾翻身背射,获得赞誉,当时是催马射箭,不是立于地面,说明箭术很高。也与赵云多次交锋,而且,对战往往不胜。但长坂坡碰上赵云后,却没有用箭射。这是因为,张郃知道 : 曹军处于优势,赵云似乎被啥累赘,不想纠缠,急于脱离战场。另外,赵云善射,同时也是避箭高手,张郃也就省箭,因随带箭枝并不多。
第三,出于某种特殊考虑,不能用箭射取胜。比如黄忠战关羽。黄忠在长沙与关羽之战 ,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前面有关羽刀下留人,饶过自己的恩情,需要给予回报;另一方面,城头上有上级观战监督,黄忠本人又不是轻于去就,随意背叛之人。因此,在关羽、黄忠连续几天,战过一百五六十合之上后,一箭射中关羽头盔徽缨,只起警示作用,达到自己目的就行。
第四,用箭射有一系列预先动作,幅度较大,容易被对方识破,坐骑又是移动的,如果时机、姿势把握不好,容易射空,浪费箭枝。所以,只适用个别特殊战例。比如,文丑战张辽、徐晃。这是官渡之战前的第二场预热,即延津之战。当时,排在文丑之前的颜良,已在第一场较量中,被关羽斩于白马,这对文丑心理,形成一定压力。
曹操、文丑对阵时,曹军张辽、徐晃先后应战。文丑为避免同时打两,先射前面的张辽一箭,但预先动作,被徐晃发现,大叫一声,张辽及时低头躲过。文丑迅速射出第二箭,目标瞄准下面,一箭正中张辽战马,那马跪倒前蹄,把张辽掀落马下,文丑捻枪催马,要杀张辽的时候,徐晃挥大斧救援,隔开文丑枪刺。徐晃、文丑还没开打,文丑后队陆续赶到,徐晃见了,撇下文丑扭头就跑。最后,还是被同张辽一同赶回来的关羽截住,才救了张辽。
第五,距离很近,绝对把握。比如,关羽在襄阳城外,只披战袍,不穿戴盔甲,挑战大骂,城楼上的曹仁,瞅中机会,暗放一枝毒箭,射中关羽左臂。这一箭居高临下,目标清晰,多亏关平及时赶到,杀退赶来抢杀关羽的魏军,才救关羽脱险。后来,费尽周折,请来名医华佗,刮骨疗毒,才基本治好。但毕竟左臂欠力,战徐晃时,打过八十合,不能取胜,以关平鸣金退兵收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题主所说的“用箭术赢得胜利”,个人理解是武将通过精湛的箭术从而主导了战争的走向。这种事其实在三国时期是有的,但是需要合适的时机。因为弓箭毕竟不是洲际导弹,想打多远打多远。古代武将配备的骑兵弓箭一般射程大约在200步左右,而有效杀伤一般在100步,厉害的也难以超过150步。所以,古代军队在行军布阵时,都会很注意与敌阵的距离,规避的就是弓箭的射程。虽然,弓箭不可随心所欲地主导战争,但是三国时期还是有几个著名的与弓箭相关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吕布辕门射戟
吕布辕门射戟事件,此事在正史是有明确记载的。讲的是袁术攻刘备,吕布为了抑制袁术势力过大,便出面说和调停。他将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的地方,然后向刘备和纪灵约定,只要他能一箭射中画戟上的枝尖,两方就要罢兵休战。结果吕布一箭中的,袁术一方不得不罢兵。吕布以箭术为引,劝退袁兵,虽说袁术忌惮的是吕布的势力,但是若无如此神妙箭术,也无法做到如此举重若轻。
太史慈神射退敌
太史慈在三国时期也是以善射著称的猛将。当初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想要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只是苦于没有能突围报信的勇士,这时恰好太史慈为报照顾母亲之恩,主动站出接受这个任务。太史慈趁着敌人松懈快马冲出包围圈,其间有大批贼兵在后面追击,太史慈一箭一个,将追击敌兵射翻在地,端的箭术无双,吓得贼军无人再赶追击。于是,太史慈成功报信刘备支援,北海之围及时告破。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记载
还有一些三国演义中的神射事件,也是非常能体现神射的威力,比如
上一篇:擦脸修复产品内含淡斑成分合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