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看过哪些改变你世界观的书籍,推荐一下,谢谢?
自己的,的人,世界观你看过哪些改变你世界观的书籍,推荐一下,谢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幸福课》。
一开始朋友给我强烈推荐这本书时,我看了一眼书名便没有再放到心里。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有些俗套,太容易被别人误解为普通的心灵鸡汤。
直到有一次,我闲来无事翻看这本书,看了序言之后,感觉自己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
当今时代,太多的人很难感受到幸福,对世界周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不满。对平庸的恐惧、爱的匮乏、不安与孤独、敏感、内向、空虚......这些都是许许多多现代人每天焦虑与困惑的来源。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避免自我苛责,如何接纳自我。作者通过解答十二封咨询者的来信,让我们开始学会如何温柔地与内心和解。
与其说这是一本对经典心理学问题的探讨书籍,不如说是一本关于自我否定和怀疑的治愈说明书。
《幸福课》与其他书籍相比很大的一个不同是,你能时刻从书中的字里行间里感受到温暖,它的叙述方式同样非常温暖。这不是假大空,而是会给你一种对面有位知心朋友在不断引导你的错觉;那些温柔的感觉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藏在段落里一点一点沁润你。
我以书中的序言为例。作者对于追求幸福的看法是这样说的:
“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为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
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虽然我没爬过,但我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我指给你看。”
生活对于作者而言没有了攀比、妒忌和追名逐利。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攀登的山,但过程都同样艰辛漫长。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其他所有人都是这一路一起陪伴自己的同行者。有些路我们可能先后走过,有些路虽然不同,但我可以尽我所能地帮助你,这就是人生中的追求幸福。
作者将这样的人生隐喻为“一棵树”,我很喜欢。
“树,追求共赢,它们不相互竞争,而总是默默地相互致意,既相互独立,又携手完成使命。”
很多人的焦虑都来自于别人有形无形中施加的压力,我们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喜欢单打独斗,常常心里暗自较劲。这样的人,活得很累。
当我们学着成为一颗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因为这时候我们的目光不是死盯着旁边人,而是向前看,专注于自己的不断成长并真心为此感到喜悦。
“如果说本书中让我们焦虑的 ‘远方’是完美又脆弱的虚假自尊,抽象又飘渺的高远目标,对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期待。快速免于匮乏的想象,高效专注、心无旁骛的状态,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格,与父母和朋友的完美关系……
那‘脚下’则是把失败当作反馈的成长思维,认真对待琐事的无差别心,不功利的兴趣和努力、匮乏和不安中的淡定从容 、内疚与自责中的自我和解,对性格优势和缺陷的了解和接纳、在不完美关系中的自我滋养……
这些‘远方’都很好,唯一的问题是,它既不像这个真实的世界,也不像我们真正的自己。 它是我们应对匮乏和不安的想象,并不是真实的幸福。而‘脚下’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我们踩下的每一步都很踏实。
不用担心我们会因此走不远。脚下的路,延绵不绝。”
这些段落同样出是书中的内容,现在读起来依旧热泪盈眶,有着满满的感动。
身边的无数人都告诉你要完美、要树立高远目标、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要高效专注和八面玲珑,但很少有人关心,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否已经被不安包围得透不了气。因为源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情绪才是你应该关注的地方。
就像作者所说,那些期盼和远方都很好,可它就是不像我们最真实的自己,它是想象,而不是幸福。
跟随这本书,我们慢慢会明白:真正的进步不是自我怀疑和焦虑,而是你认真体会接纳自己后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迷茫和不安,而是始终被美好目标所吸引。
作者一步步地告诉我们,我们不用那么着急,更不用担心自己会走不远。只要我们与自我和解,走出的每一步都会很踏实。脚下的路,绵延不绝,做好该做的,改变一定会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身边很多朋友在回想自己当年最重要的一本启蒙书时,都会提到《上下五千年》。这是一本绝佳的好书,带给人深刻的影响,让从小就看到望不到边的历史长河的读者,习惯瞭望,不太在意身边脚下的琐碎。
而《苏菲的世界》对很多西方小孩来说就相当于《上下五千年》。如果你在15岁就能有幸读到这本书,也许人生轨迹会相当不同。哲学源自人类最本源的好奇心,是思考的极致。
生命是一种很庞大的、神秘的存在。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
我们每个人和每颗星都来自宇宙大爆炸伊始的物质,是一百多亿年前熊熊燃烧的大火爆出来的一点火花,人生和人类的历史也正如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愿你活成不同凡响的存在!
首家五色阅读俱乐部 汇聚独特五色悦读者
小一大书悦读会创立于2009年,汇聚了一群有趣有知的悦读者。我们相信:
1.每个人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阅读、思考和分享,助你由小我成就大我。
2.每份“小”小的能量,汇聚成“一”本“大”而厚的思想之“书”。
3.因你同行,阅读的路上“悦读”越读,风云际“会”,共阅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