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孩子不上学会怎么样?
孩子,学校,家长如果孩子不上学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万卷书终身受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来家长的压力真的很大,竟然问了这个问题,首先孩子现在是未成年,他的心理是不成熟的,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在这孩子成长的关键事情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而不是问不上学会怎么样的问题。其次孩子成长必须要经过学校的基础积累,才可以顺利的走入社会。如果现在家长同意不让孩子上学,那等到孩子走入社会,四处碰壁的时候,孩子会不会反过来责备家长那?看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孩子小时候父母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可是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的,到最后就是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没有能独立展示的,等到了大学,看到其他同学都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一些场合都可以展现自己的时候,这个孩子非常伤心,也懊恼自己什么都不会,然后回到家里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他小的时候什么也没学过,父母说都给报了,但是孩子自己没坚持下来,孩子又抱怨说我小我不懂事,你们就不知道逼我一下嘛?如果你们坚持逼我一下,是不是我现在也有才艺了那?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所以现在您的孩子也是迷茫状态,但是家长不能迷茫,也不要着急,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先给他讲上了学以后大概会是什么方向,如果不上学又会是什么方向,如果想体验,那就真的请几天假,带孩子去尝试一下找工作,感受一下真实的谁会,总之孩子现在是无法为自己的决定买单的,所以家长一定要保持清醒,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小不上学能干什么,连玩伴也没有,打工没人要,还能做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心理角度看孩子不上学,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个大、中城市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
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在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是如何开始的呢?
01 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
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她们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妈妈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妈妈说我好累,妈妈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已经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爱缺失,成长会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而这种弥漫性地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孩子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02 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孩子们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孩子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