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武帝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铸行过三铢钱吗?它的经济价值如何?
汉武帝,货币,五铢汉武帝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铸行过三铢钱吗?它的经济价值如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武帝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铸行过三铢钱吗?它的经济价值如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株钱在汉武帝时期有过短暂的铸造(大慨1年),流通时间短,传世罕见,是钱币收藏界追捧的藏品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汉武帝建元元年铸造过三铢钱。
三铢钱,汉代铜币名。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三铢钱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铸。汉武帝时停铸半两,改铸三铢钱。三铢钱重8铢,铢字金旁从王,背无轮廓。三铢钱刚铸一年,武帝又令停铸三铢,改铸五铢。钱径为23毫米,穿径为8毫米,厚1.5毫米,重2.5克,三铢钱“铢”字的“金”旁,上呈三角形,下是王字直笔到底为一横,与五铢钱的铢字笔画形体截然不同,背平无轮廓,成为三铢钱独有的一大特征。
三铢”钱仅仅铸行数月,是中国古代铸行时间最短的钱币。
汉武帝统治时期,频繁发动大规模战争,穷兵黩武,国力消耗过大,汉武帝想通过更换货币的方法焊接当时出现的财政危机。
于是,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天,下令废止了汉文帝铸行的“四铢半两”钱,开始铸行“三铢”钱,明显减重铸币,盘剥百姓。
“三铢”的铸行,立即引发了地方私铸的泛滥,大量劣质私铸币充斥市场,造成货币是市场的混乱。
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汉武帝果断废止“三铢”,严禁私铸,由上林三官统一铸行“五铢”钱。
三铢钱只流通五年,后来汉武帝曾再推三铢钱但不到一年又废止,最终定于五铢钱时代。从货币政策角度,三铢钱不算成功。但汉四铢钱、五铢钱流通量大,三铢钱少。
因此,铢钱在从制向五铢钱制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铢钱跨越几个朝代,存世太大,也没什么特殊稀有的五铢币,都不值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初仍行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自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吕后、文帝及武帝初年,曾分别更铸八铢半两,五分钱和四铢半两。汉武帝建元元年铸行三铢钱,元狩五年则开始铸行五铢钱,使半两钱不再成为法定货币。从实物上来看,除四铢半两外,目前对秦汉之际的半两钱的鉴别尚有待深入研究。
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武帝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
王莽代汉,托古改制,币制极度混乱。自居摄二年至天凰元年八年间。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连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滥借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新莽改制为取得政治效果,十分注意器物制作的精准,遗存的新莽货币形制精美,币文隽秀,在铸造技术上有其独到之处。
东汉建开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三铢钱铸行的时间短促,传世下来的实物十分稀少,物以稀为贵,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钱币收藏者争相猎取的目标,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