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类为什么让动物的父母和后代繁衍后代,没有伦理道德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性状,后代,基因人类为什么让动物的父母和后代繁衍后代,没有伦理道德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由于植物的回交是没有所谓的近亲繁殖一说,因为大多数植物属于一年生的,尤其我们使用回交对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所以不存在什么伦理道德。
但如果动物要进行回交的话,会带来一定的近亲繁殖造成的畸形后代的后果,所以在自然界中,动物们并不会主动进行回交,甚至还会避免回交。
比如在非洲的一片大草原上,当狮群中诞生了公狮和雌狮,狮王就会把它们赶走去另一群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狮群中,避免因为回交出现后代畸形的后果。
但回交不一定是完全不能进行的,适当的对动物进行回交,并且亲本要选用没有基因缺陷的个体,也是能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动物品种。
比如回交在动物中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在宠物育种方面,就像无毛猫,在1966年,有人在一个短毛猫的后代中看到了一个毛发稀疏的小猫。
在自然条件下,这种毛发稀疏的猫非常容易被淘汰。于是利用回交这种育种方式,作为宠物,无毛猫就可以生存下来。
为什么不能进行近亲繁殖呢?
从遗传学角度来理解一下,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都会携带一定数量的隐性疾病遗传基因,携带状态为Aa,而正常人为AA,一般这种基因状态是表现不出疾病的,但如果基因的携带状态为aa的则会表现出疾病。
而近亲结婚,两方看似正常,如果都是Aa,这样结合之后就很容易出现aa的疾病者,但非近亲结婚,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概率就大为降低了,由此可见近亲繁殖的遗传病病发率有多高。
近亲交配繁殖出来的后代往往伴随着遗传病的出现,而我们人类一直都在避免近亲通婚的做法。但是由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是不同的,所谓的伦理道德在动植物身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回交在动植物身上并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商增原理,哪来的道德,要么越活越多,要么越死越多,反正你想让什么多都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为什么让物种的亲本和子代繁衍后代,难道没有伦理道德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般来讲伦理道德是人类额外附加的一种情感上的排斥,虽然在动物世界这种行为是很少见到,但是在植物世界就是比较常见的了,而人类干涉下的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回交育种”。为了避免引起歧义,这篇文章主要用植物来说明。
什么是回交?
回交属于杂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例如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最后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性状更好的后代,不受虫害、亩产量更高等等优势。而回交的目的也是类似的,两个亲本,一个称为轮回亲本,另外一个称之为非轮回亲本。整个过程需要轮回亲本不断的和子一代杂交、子二代杂交、子三代杂交…最后得到含有所有优良性状的杂合子,这个时候还可以进行自交筛选出后代中的纯合子。
纯合子就可以一直被农民伯伯应用了,而不至于育种三年最后只种一次,后代就不可以继续应用了,因为杂合子可能会丢掉一些优良的性状。
回交育种的具体过程
例如有一种经济作物我们可以把它设定为水稻A,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水稻B。综合来考虑这两种水稻的优缺点,其中A水稻颗粒饱满、亩产量高、同时抗虫病,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可能有一个缺点,稍微旱一点都不行。而B水稻优良性状可能并不多,但是唯独比较抗旱。综合来考虑,农民伯伯希望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水稻C,希望它可以集水稻A和B的优点于一身,并可以长久的应用。
那么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回交育种了,水稻A作为受体和轮回亲本,水稻B作为供体和非轮回亲本。水稻A和水稻B杂交得到子一代,从所有的子一代中寻找带有水稻B优良性状的个体把它称为有效的子一代F1。
这个时候用子一代F1与轮回亲本水稻A进行杂交最后得到子二代,再继续从所有的子二代中寻找具备水稻B优良性状以及水稻A优良性状的个体,称之为有效的子二代F2。按照这个过程一直用子代与轮回亲本进行杂交,最终经过6-7次左右,得到的子代就拥有了水稻B的优良性状,以及几乎接近水稻A的性状。到这一步属于成功了,在进行自交筛选出纯合子回交育种就结束了。
从基因角度来说明回交育种
我们知道生物的所以性状全部都是由基因来决定和控制,同时在二倍体生物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等位基因,控制着生物体不同的形状。举一个简单例子,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控制单眼皮的是隐性基因,控制双眼皮的是显性基因,那么也就意味着父母双方如果都是单眼皮,那么孩子必然全部都是单眼皮。
那么针对大部分生物来说都是如此,它们的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来控制,显性基因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可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在回交育种中所选择的非轮回亲本水稻B,它的性状最好是由显性单基因所控制,这样更加有利于后代的筛选工作。假设水稻A的基因型为CcDdEe,水稻B的基因型为ccddQ,其中可以把Q看成是显性单基因遗传。那么可以在子代中寻找带有Q基因的个体,在不断地回交中最后得到CcDdEeQ这样基因型的个体,在让它们进行自交,最后所需要的CCDDEEQ纯合子就出现了。
其实可以看到对于植物的回交育种根本不存在伦理道德风险,但是对于动物就不能轻易的应用回交育种了,当然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回交育种一般会经历很多个生命周期,需要成长成熟交配繁殖,但是动物来说就很难了,动物的生长成熟周期还是很长的。
特殊情况下动物也会进行回交
动物的回交一般来说目的性都比较强,例如对于一个物种来说,该物种个体成员稀少处于非常濒危的状态,为了挽救这个物种,就可能采取回交的方式,得到更多的子代,让该物种可以更好的发展繁衍下去,当然这种方式先不说是否有伦理道德问题,主要的是这属于近期繁殖,后代患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上一篇:男朋友电动车丢了,他想去偷一辆同款而且更新的,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