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展览行业亏损如何弥补?
中国,疫情,行业疫情期间,展览行业亏损如何弥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春节前承办了某行业的展会主办权,国际性展会,原定于四月份举行。现因疫情,地方商务部通知继续延期。
现在很困扰,前期已收取参展商费用用于前期宣传和推广等相关工作,现在疫情迟迟不结束,直接取消展会,用于退还参展商的费用缺口四五十万,不取消继续延期预计将亏损八十万。
当地也没有相关补贴政策,两难境地。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感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疫情期间,展览行业亏损如何弥补?
首先声明我不是做公关的,也不是经济师,再者疫情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处于低谷状态,现在主要是首先要控制疫情的蔓延,消灭疫魔后经济民生方便面方能止损,当前形势下很难做到突飞猛进,更不能急功近利,昨天已经过去,只好面对未来,重拾自信,开拓创新,迎刃而上,砥砺前行,只要你不止于安逸状态,未来你可以造就更大的辉煌成绩!昨天的损失只是经济的一点点,积极,创新,变通,诚信,善良,互助才是对任何单位的止损良药。不喜勿喷,纯属个人拙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类问题可能要与主办方及场地租赁方协商、沟通处理,因为这是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突发事件”,其中牵涉到一些法律法规的解释权,也可法律咨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期间大部分行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展览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21世纪的中国展览业正处于发展的分水岭上。 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是现阶段展览业的真实写照。这“三多”造成了格局混乱。这种局面所带来的“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等问题却让人无所适从。同时,硬件设施、展览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强人意,更使中国展览会无法实现有效突破。 新一代展览行业将更加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定位清晰、价值创新、规模宏大以及能为众多厂商提供成功塑造品牌与把握机遇机会的展会将脱颖而出。 展览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展览学,现在展览是与管理在一起的。 国内有些展会在招展时可能会依靠某种关系来招展,从一些小的细节中就能够看出专业与不专业的差距。一直都被认为是高利润的展览业,其实依赖的是相关行业及这个行业发展的状态。比如,现在IT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稳定、成熟期,因此在做与IT有关的展会时,必须做得专业,让厂商感觉到物有所值。 中国展览业的前景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等诸多因素。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以及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来中国进行各种经贸活动,这给展览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众所关注的硬件设施,还是从展览服务来看,“以人为本,专业服务”将是展览业的全新标准。 这几年来,中国展览业外的很多机构见到展览行业的活跃,凭借他们的经验、关系网络优势,转而投身会展业。因此,中国会展业出现很动荡的局面,而且有些并不为人所控。但是,中国展览行业“走出去”的很少,平时讲的“走出去”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到国外参展,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出国参展。 可以放胆与国外的品牌展览公司合作,而且要很积极、很主动地寻找外方合作。国际上如德国、法国、俄国的一些展览公司,他们除在自己的国家办展外,还利用跨国公司的优势把展览带到全世界去,包括到中国来。中国展览业也可以这样,“走出去”不光是要出去参展,还要出去办展。 这次疫情行业亏损也很正常,要用平常心对待,这次亏了,下次再赚回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场突入其来的天灾,是人们万万没有略到的。
展望全球,中国这边独好,但也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不可大意,甚至可能是持久战,传统的展览肯定不行,人员不能聚集,是不是利用纸面媒体,或者平面媒体,电商平台推介一下,看能否免回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东西的确是我们不可控的!很多行业面临着相同的危机。展览行业这属于密集人群聚集的地方!除了规定之外。人们大多数之前也会有所忌惮!不过随着疫情的控制好转!慢慢会变好的。短时间内我们还是需要多开发一些其他途径,寻找自我营销的方式!比如网络方面。加强网站的建设,增加客户网上沟通等!(总的来讲多沟通吧,放平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一切皆有可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