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立夏了,“倒春寒”袭来,对水稻种植有多大影响?
倒春寒,秧苗,早稻快立夏了,“倒春寒”袭来,对水稻种植有多大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快立夏了,“倒春寒”袭来,对水稻种植有多大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本应逐渐回暖,但因受较强的北方冷空气影响,突然降温,出现持续3 d以上甚至长达15 d日平均气温低于12 ℃的寒冷期,对作物间接诱发或直接造成冷害的一种异常天气现象[1-2]。倒春寒常发生在3-4月,正值早稻播种育秧,如遇倒春寒将直接影响早稻种子发芽、生长,致使秧苗的生理机能失调和诱发病害,最终导致烂秧死苗,既损失良种,又贻误农时。
1主要危害
随着早稻保温育秧面积增多,烂秧死苗现象虽然有所减少,但大田直播和露地育秧仍占一定比例,倒春寒对早稻育秧往往造成以下危害:
1.1低温抑制生长
播种后遭遇长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天气,种子不能扎根出苗,出苗以后遇低温则会大大降低幼苗的生活能力,使根、苗生长受抑制或生长十分缓慢,抗逆能力削弱,严重时秧田会烂芽死苗。
1.2缺氧产生毒害
倒春寒持续阴雨造成秧田淹水缺氧环境,使秧苗呼吸作用消耗胚乳中的大量养分,特别是施用未腐熟的绿肥或其他有机肥而产生硫化氢、亚硝酸等还原性有毒物质,会直接毒害谷芽或幼苗,导致烂根死苗。
1.3寡照光合作用弱
倒春寒由于长时间日照不足,叶绿素形成受阻,叶片变黄白色,使秧苗的生光合作用削弱或停止。处于断乳期的秧苗,胚乳养分已经耗尽,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抑制,易导致植株缺乏营养“饿死”,并逐渐干枯。
1.4低温久雨诱发病害
在种芽或幼苗期若低温阴雨,抵抗能力减弱,病菌从芽口趁虚侵入谷粒内,从而诱发腐生性病害,致使幼芽幼苗因养分供应不足及病菌影响而变黄死亡。
1.5温度剧变导致生理失水
秧苗受到倒春寒低温阴雨危害后,生理机能产生障碍,遇到突然转晴的天气后,气温上升快,而根系生活能力尚未恢复,吸水弥补不了叶片蒸腾消耗,表现为叶片卷曲,成青枯状“干死”,尤其在三叶期前后表现明显。
上一篇:2020年中央发布重大通知,将要禁止销售农药化肥。您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