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给自己拍的照片配上自己的诗词,你有满意的吗?
照片,小诗,配上给自己拍的照片配上自己的诗词,你有满意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己拍的,自己写的,欢迎大家指教!
词.长相思.惜春
(原创)
柳点头,草叩首,春光欲老弄晴柔,花艳满川幽。
风嗖嗖,水悠悠,澄波恋绿雕影镂,香落一湖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姑苏城的美》
自古姑苏低调美
粉墙黛瓦影在水
小桥流水景常在
蓝天绿水永相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首是比较满意的,是去年照的。当时牡丹花已经红消香尽,有天早上,我在牡丹园旁走过,突然在一片茂密的绿叶间发现了还有一枝牡丹盛开。一个牡丹花季,看到过好多牡丹品种,唯独没见过这个颜色,这个花型的。说是白牡丹吧,还带着那么淡的一点点粉意,更可贵的是整朵花的尖瓣上还有淡淡的绿意,当时不由欣喜若狂,真的以为是牡丹仙子降临人间了。
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写的《赠花王》
王母盛情宴花神,
众芳殷勤贺至尊。
牡丹宿醉归来晚,
玉液染上白纱裙。
光有牡丹花的几张在另一个手机里,不能发表了,就让大家看看这几张带着人物的吧,见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啊,比如今年4月19日到深圳东部华侨城拍的照片和配的诗词就觉得挺好。
《如梦令•游东部华侨城有感》
兔子牙作
常记侨城日暮,误入番邦西路?碉榭映瑶池,穹顶入云深处。惊悟,惊悟,竟是鲲鹏栖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是我给这些作品配的诗。这里是小山坳里的一座古寺庙,正好庙前的广场边有一棵几十年的老杏树(不是桃树,但是花也差不多)。山外的杏花,已经在一周前就开了。山里比较冷,就开得比外面晚一些。正应了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听浪而来,你们就在浪起的彼岸
屹立着接天,山那边的云为你添彩
奔腾着飞歌,来往的车辆与行人为你感叹
我轻启快门,便为记忆拉开了序幕
鼓浪屿还是那个鼓浪屿
那棵老榕树,它还在那里
午后的阳光,给它的气根漂上了彩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