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买设备生产口罩还能喝到汤吗?
口罩,疫情,国内现在买设备生产口罩还能喝到汤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中有这么一波倒爷,他们有资金实力而且胆量很大,在熔喷布刚刚涨价时就开始大量囤货,然后待价而沽,赚得盆满钵满。
没有钱的倒爷,只要胆量大,也照样玩得转。先发布有货源的信息,或主动联系发求购信息的买家,连哄带骗把钱忽悠到手(按二三十万一单算,弄上几单几百万资金到手);拿着资金去市场找货源,用买家的钱付款拿货,如果进价低于之前的卖价,产生利润,发货给之前的买家;如果进货价高于之前的卖价,那也不会做亏本买卖,把之前的订单退款,即使再赔了万八千茶水费也无所谓,反正货已到手,待价而沽,还是血赚一笔。
真正的无本万利的生意,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也有失手的:
一般的倒爷都很谨慎:不走公账、没有合同发票,带现金上门提货,跨区域的都是先交钱再发货。尽量不留下任何证据,被抓住。
也不排除有背景的:
在经济学里,倒爷这种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快速找到买方和卖方,高效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使货物、资金、服务、信息、技术等高效运转,有效的降低了交易的时间和成本,这里说的倒爷可以是个人、公司、网站、电商平台、app等各种组织媒介。当然,我们应该支持那些正规的、合法的中间商,严厉打击非法的倒爷。
其实涨价的源头还在生产厂家,在原材料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却大幅提高售价。他们吃了最肥的肉,倒爷只是喝了点汤而已。大量倒爷与口罩厂商抢货,从熔喷布厂家买来之后再几经倒手,最终还是高价卖给了口罩厂家。高价买不着就买相对质量差一些的(导致口罩不符合出口地的标准,如CE、FDA),价格也便宜一点,而有的口罩厂家在国内买不到,只能转向国外,寻找更便宜的熔喷布。因此口罩厂家买原料的时候,价格一直在变化,导致生产出来的口罩价格也随着变化,毁约、临时涨价、拿钱不给货、只卖最高价等行为比比皆是,这也是现阶段国内一些生意的真实面貌。
3月17日,江苏就约谈了25家熔喷布生产企业,对2家哄抬价格的企业进行了立案调查。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熔喷布的生产线投资巨大,一条线的投资成本就近千万元,建设周期和回本周期长,所以投资熔喷布生产线的企业并不多。目前都是央企在投,他们财大气粗,虽不是主业,即使后期亏损,也是政治正确的事。
再来说回口罩
人的本性是贪婪的,为了逐利,各种各样的口罩被生产出来,造成质量良莠不齐,不仅破坏了市场,而且有可能破坏抗击疫情的大事。监管者也开始对口罩捐赠和混乱交易进行了规范和查处。 从监管者和政府的角度来讲,当时的口罩已然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物资,别管是n95还是普通防护口罩,生产销售活动必须全方位掌控起来,大家也都理解,价格确实降下来了,但是依然买不到口罩了,口罩市场已被政府”接管“了。
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还都得继续生活,毕竟大型房地产企业都喊着: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得有保障生活的条件。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有媒体就估算出了需要率先复工并且需要优先使用口罩的人群:
3月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口罩日产能和日产量分别达到1.16亿只和1.1亿只。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去年中国生产了27亿只医用口罩。再加上经由中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子公司等机构,以及各省商会、老乡会等机构组织买回来的2.4亿只口罩。这样一来就可以暂解燃眉之急,但谁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巨大的需求量其实一直都在,除非疫情结束。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不仅有着全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还有其他行业的跨界生产和政府的补贴,集合了纺织、石油化工、塑料制品及医疗等行业,另外国内3000余家企业新增口罩业务,顿时口罩生产火力全开,资本市场口罩概念股强势上涨,全行业围绕一只小小的口罩进入了飞速运转的模式,口罩以子弹般的速度飞往全国各地。
进入3月以来,国内疫情出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口罩的需求和价格也在下降,单价15元左右的一次性KN95防护口罩,降到了9元/只左右,这就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发力的结果。
在此期间,有些人在从1月底开始设计生产,同时申请医疗卫生许可证,等所有的流程走下来,真正开工已经是2月底,这时的口罩需求已经变了模样。也还有更直接的投机者,直接囤货,从六七块钱拿货,到3月份四五块钱出货,然而新冠肺炎全球加速蔓延,给了这些投机者一个翻身的机会,将国内过剩的口罩产能转向了国外。
刚开始欧美在急需口罩的情况下,放宽了对来自中国的口罩的质量要求,承认了一些国内的生产标准,使得众多国内生产企业在3月份之后将业务重点逐渐转向国外(以河南长垣为例,它有很多家卫材医疗器械公司,都在办理出口相关资质做出口生意。再以湖北仙桃为例,该县的所有口罩厂目前都在做外单),也纷纷申请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许多欧盟CE、美国FDA认证的代理认证服务,办理人数和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一周之前报价5万块钱一张的证,一周后再报就是20万。也有代理认证公司声称办FDA的,医用民用类型都能办下来,费用都一样,不用检测产品。事实上,这类机构走的是一种叫“自我声明”的证书,即机构为公司出一张自我质量保障声明的方法,向市场保证其产品合规——CE有”自我声明“,但FDA并没有这样的认证形式,明显坑了一批国内生产厂家(其实国内生产厂家也很坑,买家询价,直接要钱,不打钱不报价,打过去货款说好是现货,其实期货也没有,拿着钱买原料,生产出来口罩,摇身一变成了拍卖行,谁出价高卖给谁。你不愿按高价买,大不了按合同赔你违约金,再卖给愿意出高价的,厂家照样赚到钱,其实赚的更多。这也造成口罩的价格有点类似于股票,一会儿一个价格。拿到了口罩的倒爷数量更多,其操作模式也都如出一辙)。
遗憾的是近期被曝出种种质量问题之后,美国FDA在3月28日就将中国上述口罩生产标准从认可名单中删除。虽然美国此举,想摆脱对中国医疗材料及设备的依赖,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问题频出的背后,是国内部分中小口罩生产企业偷工减料,及部分公司对出口认证的认知不全面。
国内60%的工厂完全没有所谓的无菌车间,大部分买个口罩机就干起来了。人手不够,是个人都能来凑,更不用说很多工人都是临时招的。还有些投机厂商直接省去中间最重要的过滤层熔喷布,用普通无纺布替代,或者本该三层的口罩其实只有两层(相信很多人都买到过),根本起不到过滤病毒的效果。除了核心材料熔喷布的质量外,部分中小厂商对鼻梁条、耳带等其他原材料没有过细的要求,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口罩的实际使用效果;再以灭菌流程为例,一个口罩解析消毒的标准流程,需要7天到半个月,但实际上部分企业为了赶工期,省去了一些流程,喷点84消毒液,直接出厂拉走。别说欧美标准,这都不符合国内的标准。
即使能出口到欧美,线下的零售店也不敢卖,特别是在监管处罚极其严格的欧盟;线上也是如此,eBay3月初发布通知,为杜绝口罩乱象,平台正在移除现有的口罩产品,亚马逊3月中旬开始宣布不再接受销售口罩类商品的申请。不过到3月23日,许多商家发现,口罩类目审核正悄悄恢复,但资质审核极严。
上一篇:泰山散酒酱香型怎么样?都是53度怎么价格比浓香型高了一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