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理学上,心的边界是什么?
边界,自己的,的人心理学上,心的边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的边界是圆融于"道",人之如来智慧德相(佛性),与道天人合一!济世利人无往不胜,无所不及。佛圣奉之,至高无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理学上,心的边界就是心脏这个器官的边界。
心理学上,心的边界则是大脑思考认知的边界。
古人认为人用心思考,创造了诸如心机、心思、内心深处、心不在焉、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词语。
其实,稍懂科学的人都知道,人类是用大脑思考问题的,所谓的心理学实质上应该叫脑理学才对。
这样看来,在心理学中,心的边界与心脏没有什么交集,而是与大脑有关。
那么,为什么说心的边界是大脑认知的边界呢?我想分几个关键点加以回答。
1.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智慧生命体心理现象及其作用下精神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广义上属于哲学范畴。
2.心理现象及其影响
心理现象其实是大脑对外部信息(如光、声、气味、触感等)与内部信息(如既有经验、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特点等)整合后产生的。在心理现象的作用下,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产生喜怒哀乐等不同的精神变化,继而引发不同的行为。
3.为何会有心的边界
由于大脑获取、处理和存储的信息是有限的,因而总有大脑未能触及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处于心的边界以外。这意味着边界是真实存在的。
4.心的边界是会动态改变的
当大脑触及并掌握了新的东西,心的边界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会加法后又学习了乘法,他的心的边界就向外扩充了。再比如一个职场人员在碰壁后经过思考调整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他的心的边界就升华了。
5.每个人心的边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个体而言,每个人接受的信息、处理的方式、存储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心的边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心的边界也不相同,因为这个边界会随着人生阅历、思考程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心的边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之,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的边界其实就是大脑思考认知的边界。这个边界是独一无二的,它会随着大脑输入、处理、存储等因素的影响动态调整边界的范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受和拒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内在的稳定感、安全感,我与非我的边界感,婴儿的心智与成熟发展的心智区别,时刻保持觉察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情感、行为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的这个问题已经超出现代心理学很远啦 啦 啦 啦 。 。 。
这么深的问题不知道从哪说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心理边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简单点说,心理边界就像是个鸡蛋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两只有壳的生鸡蛋放在一起,它们始终会是两枚鸡蛋,不管走到哪里,它们都是按各自原本的样子存在;如果去除了蛋壳,那它们只要一靠近,就可能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想清楚的分开,就困难了。有人会说:“那多好呀,如果有人跟我这样紧密地缠在一起,不分开,该有多幸福!”是啊,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这的确是一件既重要,又美好的事情。这个阶段,就是胎儿和婴儿时代。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需要发展自己的心理边界,需要学习做一个独立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的内在世界一直无法独立,一直是与妈妈共生在一起的,他就会像胎儿一样无法自主。一个成人胎儿,就是精神病性的状态。当然,这样的情况太极端了,我们身边不会有那么多精神病性的人存在。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没有建立健康完整心理边界的,却大有人在。缺少心理边界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开始与丈夫分居,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 -我问她 :“为什么不离婚?” -她说:“我爸爸不让。” -我感觉很奇怪就问她:“你在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里这么痛苦,肯定也不是你爸爸想要的呀!” -她告诉我:“如果我离婚,我爸爸就会感觉很丢人,他肯定会狠揍我一顿的,我害怕。” -看着她,我说:“可是,你现在是五十岁,不是五岁,你不再是那个必须服从爸爸,否则就无法生存的孩子了呀!” -她说:“我也知道,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不害怕。”很明显,我的这位朋友是缺少心理边界的。她无法将自己感受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坚持自己的想法、无法在尊重自己的真实需要基础上做出选择。因为,她害怕。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她在情感中并未将自己感受为一个独立的人,而是感受为父亲的附庸,她必须服从于父亲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在情绪上无法让自己独立于父亲,她的情绪会被父亲的情绪所左右。她无法区分自己的情感与父亲的情感不同;也无法区分自己的需要与父亲的需要不同。而这些不同原本都是正常的存在,无法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权力尊重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对于她自己的事情,父亲是无权干涉的。当然,她的父亲也是缺少心理边界的。他无法意识到女儿作为一个成年人,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事情。在这位父亲的世界里,女儿对他来讲,就像是他的一条胳膊一条腿,他拥有支配权。而女儿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他感觉满足,感觉脸上有光,感觉他有十足的控制权,否则他就会觉得女儿是坏的。这显然是无法允许女儿拥有她独立的生活:女儿的存在是要围绕他的需要被满足的,否则他就会暴怒。他的暴怒就是控制女儿的武器。
上一篇:电销金融拉群业务该如何寻找客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