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20年的中考题会不会比以往简单?
中考,难度,考试2020年的中考题会不会比以往简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省份,应该都比往年简单些,但题型不变。你可在今日头条或西瓜视频里搜 张续红 看全国中考题讲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分三因素与难题破解三步法#
文/刘蒋巍
学生考试要想取得高分,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必须具备,分别是:“精气神”、“考试技能”以及“心平气和”。
精气神,就是指考试时考生的精力要充沛,头脑清醒,眼睛发亮,很有精神。这样的状态,有利于考生即兴发挥、超常表现。学的好未必考得好。
考试技能,就是指学生拥有的“解题”、“控时”等考试基本技能。解题技能包括:审题、解题、表达、检查。经验丰富的考生,审题时,能够做到圈点转译;解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表达时,能够踩准得分点、书写步骤规范严谨。答完后,还能记得检查。控时,就是考生能够控制答题时间与题目分值、题目数量相匹配。懂得“控时”的解题高手,平时大都经过大量的限时训练,知道自己攻克一道题所需的大概时间。
心平气和,就是考试心态要平和,胆大心细,有条不紊,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拿好基本分,抓好中档题,再往上冲,挑战压轴难题。
压轴难题,也有特征——或怪或缺或平和。以数学学科为例。有些数学压轴题看似很奇怪,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目标似乎不搭边。这类数学压轴题就好像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是跨界过来的,学生没见过这类品种,短时间内就蒙了。于是,双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找不到解决方法。有些数学压轴题,让人总感觉缺少条件。因为它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目标联系不紧密。这时,就需要牵线搭桥。还有些数学压轴题,比较平和。学生看到这类问题,第一感觉也是似曾相识。但做起来却比较复杂,要么需要分类讨论,但分类讨论的依据又比较难确定。要么用常规方法计算复杂,需要更换解题视角,才能寻到简便方法。
破解中等难度的题,可以用既定的套路或模型求解。但在\"或怪或缺或平和\"的压轴题面前,\"模型解题法\"的套路就失效了。那难题如何破解呢?
我把压轴题的破解之道分为三步:\"聚焦\"、\"搭桥\"、\"验证\"。
聚焦,即聚焦问题的目标。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解题时,就要往目标上去靠。如果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目标看似不搭,有时也可以对要求的目标进行等价转换或变形。后续解题时,依然要聚焦问题的目标。
搭桥,即通过挖掘隐含条件、构造中间条件、变换题目解读视角等方法,建立已知条件与问题目标的联系。简单题、中档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目标是有序、较清晰的。但压轴题、难题就不同,它的已知条件间或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目标间要么看似没有关联,要么就是隐含很深。这个时候,就需要挖掘隐含条件、构造中间条件(譬如:引理、构造函数、构造辅助线等)、变换题目解读视角(譬如:变换\"主元\"与\"参数\"的关系、代数问题转换成几何图形去理解、几何问题转换成方程或不等式去运算等)。
验证,即验证最终的解是否满足初始条件。有些初始条件是有范围限制的。譬如:特定的方程、特定的函数、特定的几何图形、现实问题的变量均有范围限制等。
优秀的考生如果能把握好高分三因素以及难题破解三步法,就可以所向无敌、无往不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出我的看法:虽然今年毕业生考试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但中考题目整体并不会比往年简单。
1.中考是选拔性考试,针对性比较强。
高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除了我们表面上所谓的成绩,其实还有能力的考察,这一方面是蕴藏在题目当中的。
高中分为省级,市级,县级,又分重点,普通,职业。所有的毕业学生都想上好的高中,毕竟高中名额有限。那在众多考生当中,到底谁可以抢占这个名额,那就靠成绩说话。因此题目就不能太简单,就得有针对性。
2.高中50%的录取率确定题目不会简单。
近几年,中考让好多家长清醒了,想考上高中,越来越难,甚至难度超过了高考。
教育部要求高中录取比例是2:1,一半人上高中,另一半人去中专,技校。这就相当于给出题人的要求,中考题目不能简单了。
那么有人可能会提出观点:题目不出那么难,分数线定高一点不就行了吗?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举个例子:中考满分600分,题目非常简单,大部分人都考在500到550之间,那么分数线定为530分。那么500到530分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比较多的,结果都上不了高中,家长就不满意了:我家孩子考的也不错,跟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为什么不让我家孩子上高中?
如果题目难一些,让一半以下的学生分数比较低,离分数线相差甚远,家长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中考出题人也是肩负重任,要考虑到大众面的影响,而不是个人。
3.中考题目考察的方向在改变,越来越注重一个“活”字。
我们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会用知识解决问题。近几年,中考题目对死记性知识考察的越来越少,题目的灵活度是越来越高。
这一方面,在理综和数学科目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公式,定理是前人早已研究出来的,不需用我们大多人很深入了解它出现的过程,只用我们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
上一篇:云顶之弈9星神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