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种植水稻,土地能不能不翻耕种植?
水稻,土壤,杂草农村种植水稻,土地能不能不翻耕种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农村你是种田大户就不要用免耕方法了,因为你是专业户,在其他方面都投资很多人力财力,没有必要省这一步。水田年年翻耕是有好处的,深耕浅种这句话种田人都知道它的道理。意思就是去年种的水稻收完后,田里会残留很病菌,泥土也变成熟土了,没有营养价值。所以必须深耕把熟泥下面的生土耕起来与熟泥混合搅拌均匀,这样秧苗吸收到新的土壤会病虫少生长快。
大家对我的分析结果怎样看,你们认同吗?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翻,秋翻最好,可你桔杆不样放烧怎么翻?你现在有些政策是对农吋不利的,水田工作特别多必须一些工作提前作好,今年黑龙冮氺田是农民一大难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秋季不翻耕、第二年的春季在水稻原茬的基础之上进行水整地、移栽,在我们黑龙江的一些农村很常见。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种植的成本,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秋季整地有可能造成的移栽时陷车的风险,看着好像挺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黑龙江农垦强力推广稻田“黑色越冬”的原因。
1、水稻根系的生长空间小。水稻移栽,需要一个水整地的过程,将表层一定厚度的土壤通过搅浆机的搅动或者水耙轮的碾压过程使其成为均匀的泥浆,以便于移栽之后秧苗能陷在泥浆中而不会出现漂苗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秋季翻耕之后的耕地在水整地时的效果会更好、形成的泥浆厚度也有限,翻耕后的田地在泥浆层的下方还会有很多的土垡片形成的空隙。泥浆层厚度适中、新发的根系容易穿过泥浆层到达土垡片形成的空隙,较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向下生长。如果不翻耕、原茬的基础之后进行水整地,经过一年的土壤沉降以及机械和人工的作业,泥土较为黏重、土壤理化性质较差,适合秧苗根系生长的土层较浅、根系难以向深层土壤生长,根系生长的空间小、对根系的生长量有一定的影响。
2、土壤中的有毒气体对水稻根系的生长。稻田由于长期有水层的存在,稻田土壤中残留的秸秆、根茬、动物残体等会在土壤中逐渐的腐烂,期间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比如硫化氢之类的有毒气体,会对根系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而影响根系的生长。通过秋季的翻耕,让深层的土壤也能见见阳光、透透气、将有毒气体散发出去、通过晾晒土垡片也能对土壤有一个改良的作用。如果您有秋季翻耕土地的经验,就会发现翻耕之后的土地有较为明显的臭味或者霉味,就是这个原因。而对于不翻耕的土地来说,土壤的理化性质难以改善、有毒气体不能有效的散发,这对于下茬水稻的种植来说是很不利的。
3、土壤化冻的深度浅。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一般都是在4月初的阶段进行整地,此时积雪融化、稻田土壤也化冻一定的深度。对于秋翻地的稻田来说,表层的营养土层经过翻耕的作用形成一个个的土垡片,有效的增加了表层土壤的表面积和接受光照的面积。而且,营养土层下部的土壤也能接受到一定的光照,这样的话土壤的化冻深度方面就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不翻耕的稻田来讲,土壤黏重、板结、不透气,土壤在化冻的速度以及深度方面就要有一定的劣势。
4、肥料利用率的差异。相对来说,秋季翻耕之后的土壤由于土壤垡片间的空隙大、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也有一定的增加,在容留养分的能力方面会有一定的提高。这也意味着翻耕之后的稻田土壤种植水稻的肥料利用率会相对高一些。但是,未翻耕稻田则由于土壤的理化性质不理想、土壤颗粒间的空隙过小,吸纳养分的能力明显要差一些,在肥料利用率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土壤缺少翻耕的措施,犁底层会更浅、吸纳养分的营养土层的厚度会更浅。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种植水稻,土地能不能不翻耕种?种水稻必须得翻地,不翻地他硬板,不高产,另外也没法种,也没法插秧,必须得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翻耕对于水稻种植意义重大,总结起来,翻耕主要有几大优势。
一、翻耕减少病虫害发生
一些水稻害虫在冬季是休眠状态。例如二化螟、三化螟的幼虫在稻茬越冬,椿象等害虫则在秸秆和杂草中越冬,粘虫等也在土壤、稻草中越冬,同时一些病害的越冬体、病菌孢子也寄生在稻茬中。
翻耕可以破坏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害基数,翻耕之后,翻耕后病原孢子、害虫被暴露出来,然后被冻死或者暴晒,甚至被鸟类解决。
二、翻耕改良土壤
翻耕可以改善泥土的结构,提高土壤活性,冬季翻耕后,冬耕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结块,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能,减少有毒
上一篇:怀孕3周早起见红,肚子疼想上厕所,大便3次什么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