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写明清的历史小说作家多不考虑当时世界其它国家发生的巨变?
明清,历史小说,都是为何写明清的历史小说作家多不考虑当时世界其它国家发生的巨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清代皇帝学者认为:当下是歌舞升平,安居乐业之时。所以,闭门造车。对外界没有过多了解,最终 八国联军入侵,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 不平等 条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清文化人都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而儒家思想又是根植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思想。
农业文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君主只希望人民能将田地耕种好,别的事都是次要。
统治者认为只有耕种好田地国家才会强大,才会让人人有粮吃,才会让社会不动荡,这样皇权才会稳固,
于是帝王为了让农民种好地,就得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因为工商业的高利润会让人不安于种地,于是帝王不得不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的后果就是各地人员的交流频率降低,信息交流随之减少,这导致人们的视野变得短浅。
生长于这种环境下的明清作家受保守的儒家思想熏陶,又因为农业社会信息量的不足导致他们无法认识到世界上其它地方正在发生的变革。
他们只能刻板的认为中国之外都是番邦,番邦都是不值一提的蛮夷之地。
正因为如此明清小说并没有很多对外国的描述,但是这并不代表明清作家对外界完全无知。
至少曹雪芹是个例外,据说曹雪芹曾跟意大利传教士学过绘画,极有可能通过郎世宁曹雪芹吸收了一些西洋思想。
这在《红楼梦》中有所体现,这本书中的反科举,反礼教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惊世骇俗的,这极有可能是曹雪芹受西洋思想影响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个观点本人不敢苟同,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时期的作家。如果是当代的,世界格局,不敢说是全面,也差不多了。毕竟现在创作方便,读者群体素质又明显的高于历史上的任何时候。要是见识浅薄,很容易被喷。很多作者在动手写作之前都要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写作过程中也是边写边搜寻,边修改。
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哪类,如果不顾历史,随意YY的历史爽文,你说的倒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毕竟写作的人什么样的都有。反正我看到的历史类的,世界宏观格局一个比一个详细,好多时候,开阔了眼界,反倒觉得自己井底之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作为一个小说家,它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是希望更多人去喜欢和阅读的。
2.明清封建思想固化的程度,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包括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收到封建思想的制约。小说作家也是这个群体之一!局限性的制约,这个没办法。当然一些敏锐作家察觉到了这一点,有可能根本就不受当时社会群体的追捧失传了!
所以第一个,作家自身的局限性。第二个,不受社会群体接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说大话的兜兜。为何明清的历史小说家多不考虑其他国家发生的巨变?
这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他是小说家,考虑其他国家发生巨变那是朝廷吃皇粮的人该考虑的事。所谓肉食者谋之。
其次明清政体多封闭,眼界不开阔,怎么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帝制社会打多奉行愚民政策,百姓本应该知道的事,也让不知道。
媒体手段落后,没报纸电视等媒体,很多都是自以为。
天道循环,世界大势起起落落,谁又能一直领先,谁又能一直落后?
不骄不躁,不弃不馁。那跌倒那爬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跟历史造就的文化性格有关。回过头来看中国——幅员辽阔,吃喝不愁,农业自给,那个时候的中国是自居“国中”的,有着天然的心理优越感。它就像一个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孩子,自我意识是越来越强烈的,关注自我,渴望得到承认。所以文学作为时代的写照,自然是反应真实的时代意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和当时闭关锁国的国家政策有关。
上一篇:社保到年龄没买够15年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