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写出你认为三国时代中战斗力最强的十位英雄吗?
吕布,关羽,长坂坡能写出你认为三国时代中战斗力最强的十位英雄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 吕布
吕布排第一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弓马娴熟;骑术无双;骑兵神将。
弓马娴熟方面。吕布外号“飞将”,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箭术了。在惜字如金的《三国志》中,陈寿用了大量篇幅去描写吕布辕门射戟一事,实在是可以称得上是神技了,据记载:“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骑术无双方面。众所周知,在三国时代尚且没有出现成熟的马镫,因此在马上进行剧烈活动特别容易掉下马,因此当时可以在马上进行打斗冲锋的必然是骑术非常好的武将。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吕布骑马打仗的记录:“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骑兵神将方面。在三国时代,骑兵已经是战场之上比较重要的兵种之一了,吕布出身并州,深谙骑兵之道,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二、 赵云
赵云排第二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单骑救主;声名远扬;个人偏好。
单骑救主方面。赵云真的是有单骑救主的举动的。当时曹操派出了自己手下最为精锐的虎豹骑部队,数量高达五千人,赵云在这五千人中硬生生地救出了少主,其武力值可见一斑。据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声名远扬以及个人偏好方面。个人认为,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赵云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英雄了,裴松之在给赵云作注之时,使用了一种史料叫做《云别传》,但是除了赵云之外,我们见不到其他人的别传,可见赵云在当时应该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武将。
三、 典韦
典韦排第三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气力过人;戟法超神;战绩辉煌。
气力过人方面。典韦是怎么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的呢?那便是因为典韦力气很大,当时军营中用的牙门旗很重,人人都举不起来,只有一个人能举起来,那个人就是典韦,由此可见典韦确实是力气非常惊人的人。据记载:“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
戟法超神方面。典韦的戟法分为两方面,一为近战所用的八十斤的大铁戟,凭借着这一双大铁戟,典韦在战场上是杀神一般的存在,当时军队中对如此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二为远战用的飞戟,典韦在与吕布的战役之中使用飞戟技巧,震惊四座,据记载:“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
战绩辉煌方面。在《三国志》中,可以说真正意义上有着肉搏多人战绩的,那就非典韦莫属了,可以说典韦的战绩是最为真实的那一个。其中在宛城最后一战中,典韦地战绩如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四、 关羽
关羽排第四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阵斩大将;精通兵法。
阵斩大将方面。说实话,在《三国志》中,很少有大将是直接死在了某某人手中,一般大将都是被俘虏或者是在乱军中所杀,因此很少有阵斩大将的记录,关羽是少数的在万军之中斩杀敌方大将的人。很多人说关羽是凭借马快偷袭颜良,个人不同意,因为后面关羽杀完颜良之后有一个撤退的行为,没有人能挡得住,说明关羽真的很强。据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精通兵法方面。相对于大部分武将只注重武力一方面来说,关羽在兵法方面也是非常厉害的,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排上三国前几名,其最辉煌的战绩便是水淹七军、阵斩庞德,差点逼曹操迁都。据记载:“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五、 马超
马超排第五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有单挑记录。
说实话,对于马超个人没有什么好感,因为马超害得自己全家家破人亡。马超为关西人,查阅《三国志》可以发现,关西人有着喜欢单挑的习惯,例如说马超与阎行、郭汜与吕布之间的单挑。在当时马镫不兴的情况下,能够在马上单挑的都是狠角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六、 张飞
张飞排第六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与关羽齐名;独守长坂坡
与关羽齐名方面。判断一个人猛不猛,其实还可以看他和谁相提并论。在三国时代,关羽、张飞都是魏国、吴国所公认的万人敌型的武将,其武力值也可想而知了。裴松之就评价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独守长坂坡方面。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张飞守卫长坂坡,一声怒喝吓死曹军大将之事。在实际历史之中,也确实有张飞独守长坂坡一事,据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我们可以想象张飞必然是声名在外,不然也不可能凭借区区二十人就阻拦了敌军。
七、 黄忠
黄忠排第七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老当益壮;阵斩夏侯。
老当益壮方面。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说过黄忠的年龄是多少。我曾经做过一个推算,黄忠在初平三年(192)担任中郎将,而到了定军山之战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219),中间隔着27年。这个时候关羽已经是58岁了,关羽尚且嫌弃黄忠是一员老卒,说明黄忠年龄至少在60以上。在古代人均年龄不长的情况下,黄忠能够活到这么大岁数而且能上阵打仗,足以说明黄忠的能耐。
阵斩夏侯方面。黄忠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战役那便是在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在《三国志》中写得非常清楚,面对着夏侯渊精锐的部众,黄忠率军进攻,最终斩杀夏侯渊。据记载:“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八、 许褚
许褚排第八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天资禀赋;力大过人;作战勇猛。
天资禀赋与力大过人方面。许褚可以说是那种天生武将,天生神力。据记载:“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我们可以说,许褚这种武将很大程度上需要先天有着非常好的天赋。在《三国演义》中许褚倒拽牛的故事实际上也是真的,以人力与牛力相抗衡,这等大力气怕也是没谁了。据记载:“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
作战勇猛方面。许褚作战非常勇猛,而且我估计许褚身上应该还有着传说中的杀气,许褚凭借着目光之威就可以压制着另一员猛将马超动弹不得,足以见其威力。在于马超作战之时,面对着马超的万余人马,许褚丝毫不乱,足以见其勇猛。据记载:“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
九、 太史慈
将太史慈排在第九的原因,个人将其规划为以下几个原因:单挑孙策;箭法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