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的歇后语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歇后语,故事,蜀汉你最喜欢的歇后语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仙不开花一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是什么:装蒜
传说在水仙花的故乡——福建省漳州府圆山顶下住着两兄弟,父母双亲死后,哥哥先占了好的田地,早把一块荒石坝分给弟弟。
弟弟实在难以度日,急得没有办法,只有痛哭流涕。他哭得很悲哀,感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见他是个老实人,有心要帮忙他,就转成一个扶杖老人,拿着一个蒜头样的东西来给他,说:“这是水仙花头,你拿去种在荒石坝上,明年便能够卖得很多钱。”弟弟将信将疑地问:“我能种水仙花,别人也能种,怎样能卖钱”老人笑呵呵地告诉他:“年轻人,不用担心,这是玉皇大帝下过咒语的,谁移栽都不开花,第二年还得向你买。”说完,老人就不见了。
弟弟依照老人的嘱咐,便在荒石坝上种起水仙花来。果然,到了冬末初春时,水仙花儿开得清香、雪白,逗人喜爱。头一年就卖了很多钱。
哥哥因为好吃懒做,这时早巳把家产花光了,见到弟弟种水仙花赚大钱,便向他要水仙花种。弟弟念手足之情,拿了些花种给他。但是,哥哥种的水仙就是不开花,便埋怨弟弟,骂道:“水仙不开花——装蒜!”
弟弟心想:为什么移栽的花头不开花他便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种的水仙花头和移栽以后的水仙花头,发现自己原先种的花根上有个裂口。于是,他进行反复试验,最后获得一手绝招:人工刻花头,也就是用刀刻开花头,使包在里面的花芽得到生长,这样移栽的花头也能开花了。这一来,弟弟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农。他种的水仙花畅销国内外,连他哥哥骂他的那句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也传得很远,——直流传到这天。
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水仙不开花很搞笑,其实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都是搞笑又充满哲理,期望我们在生活中去仔细品味歇后语的故事和由来的道理。
歇后语的故事(九):
歇后语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姜子牙,又名姜尚、吕尚,东海人。传说是炎帝之后,他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因纣王荒淫无度而含愤归隐。乡间至今流传着他“贩猪羊贵;贩羊猪贵;猪羊一齐贩,皇上打国醮(全民吃素)”,之后卖调料又被风刮没等故事形容他时运不佳。。他生活穷困潦倒——吃了上餐缺下餐,尽管到这部田地,他还是悠哉悠哉,一个人去静静的渭水河畔垂钓,别人钓鱼图的钓大鱼;多钓鱼。而他既不用饵,又是无钩直钓,这样咋能钓住鱼那?显然,姜太公垂钓——不是为钓鱼,是为磨练毅力和耐心。而许多人都不明白他不图功名利禄的坦荡胸怀,认为“直钓”根本钓不住鱼,除非鱼自愿送死,久而久之,便演转成一句歇后语。于是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歇后语的故事(十):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故事:小村子,有一户人家,早上男主人出去干活,家里只有一只猫和一只狗。
每一天早上,不诚实的猫一望见男主人外出干活,就在家门前呼呼大睡!这时,老鼠一望见猫在睡觉,就一群一群,悄悄地去家里找东西,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家具至少被咬出了五个缺口,那是调皮的老鼠没事干,所以乱咬的。
忠实的看门狗望见了,每一天都烦得要命。这一天,狗跑去猫那,用脚推了推猫,猫打着鼾说:“什么事阿!忠实的星”狗说:“懒猫!别睡了,你看家里,老鼠成千上万,都在吃食物,咬家具,弄得乱七八糟,多不卫生阿!”猫说:“你管。”狗又用脚推了推猫,猫生气了说:“别管闲事了,看你的门去,别吵我了,再吵我,我对你不客气!”哎,无可奈何的狗又看了看家,愁眉苦脸地走到门前趴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歇后语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沉淀、淬炼、精绝、深刻、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歇后语具有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特点,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之为“歇后语”。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歇后语在民间流传甚广,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也为人们广泛使用。例如:
水仙不开花一一装蒜。
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舅)。
百川归海一一大势所趋。
老鼠上街一一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一一只能进不能退
纸糊的琵琶一一谈(弹)不得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歇后语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劳动人民直指问题实质的一种文化结晶。歇后语在现代社会中处处都有体现。
比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字面意思为一个叫王婆的卖瓜人,为了提高瓜的销量对自己的瓜大夸特夸。
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也不一定非要是王婆,也可以是李婆、张婆、赵婆等等只要是卖东西的商贩(卖鞋的、卖衣服的、卖菜的、卖肉的等)大部分都会夸赞自己的商品好。
关于王婆卖瓜还有一个典故如下:
“王婆”,过去很多人误以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实际指的是男的,原叫王坡。他做事婆妈,说话罗嗦,人们送他外号叫“王婆”。
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为了躲避战乱而到了开封府。他随身带有胡瓜(哈密瓜),哈密瓜很甜如今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当时开封的却不认识,古人当时只是觉得哈密瓜外丑陋,竟无人光顾他的生意。
于是王婆(坡)就向来往人等一个劲地夸说他的瓜,行人们听他说得这种瓜多香多甜,又见他把瓜切开了硬叫你尝尝!不光现代人有一好奇的心古人亦是如此,当第一个古人尝过后说道“嘿-----不错!甜呀!香呀!”。至此王婆的瓜算是打开了销路。
某一天,有次赶上宋神宗出宫巡视,也看见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绝的介绍;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劲的夸说,请皇上试试。宋神宗尝过之后,觉得甘甜清香,当下说:“做买卖的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有何不好?”就这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歇后语就传开了。
上一篇:医院手术插管本应在输尿管里的,确放入了肾脏,是不是手术失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