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媒体以流量作为红利的时代还在么?
媒体,流量,红利自媒体以流量作为红利的时代还在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起源于博客,兴盛于微信,自媒体已经不再是“自”,品牌的背后有团队、有资本、有商业模式,自媒体以内容的角度在某种层度上改变了流量结构和用户交互方式,在移动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中成功吸引了市场的注意。本文主要讨论自媒体的演变、内容价值、现状以及潜在的投资机会。
1)自媒体的演变:从博客时代的游击队到微信时代的正规军
自媒体1.0:个人赋权+不同价值观+去中心化媒介
自媒体2.0:团队PGC+社群衍生交易服务
自媒体3.0:人格IP化+跨平台+跨载体
2)自媒体的商业价值:从广告到交易到IP,商业价值也更新换代
广告:内容和品牌结合,输出价值观;人以群分,精准流量渠道价值。
交易:多样化内容有引导消费决策的能力;建立有影响力的消费场景。
IP:积累品牌势能(IP)带来的衍生改编价值。
3)行业玩家:生活汽车文化娱乐母婴火爆迎来春天
从2015年-2016年,80多个自媒体项目有融资披露,主要与生活相关以及广告主密集的行业。
4)资本布局:真格领衔,经纬平安跟后,狮享家、高樟成立专项自媒体基金
5)行业利空:粉丝快速增长阶段过去红利消失,模式单薄变现路径较长
行业:大行业的自媒体(汽车、生活、娱乐等)已经被布局完毕头部效应出现,大号的的阅读量和粉丝数占比约来越大,获客成本上升;内容红利时代已经过去(获客成本上升和增速普遍下降)。
模式: 模式较单薄,广告资源供给端不足; 媒体切入交易的悖论:标品低转化,非标难高频。
人才:懂内容的人不懂交易,懂交易的人不做内容,目前自媒体行业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自于广告和媒体行业。
变现:拼广告位供给和拼流量都不行,小变现较容易,大变现较难。
6)可能的机会:看好第三方服务、内容消费场景、自媒体ip化等
新媒体结合公司运营成为新常态,衍生出来的第三方服务需求(培训、招聘、教育、数据服务、工具、营销等)。
具有横向复制能力和持续内容产出的自媒体大号,形成媒体矩阵增加自身广告溢价。
内容制造消费场景和改变流量结构,通过高频电商变现,或者第三方电商服务变现。
娱乐领域人格化品牌营销能力强有可能成为大IP的自媒体号。
形成行业入口,寻找机会切入交易的自媒体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全职自媒体人,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可观的讲,现在流量为红利的风口几乎不在。原因如下:
自媒体已经发展好几年啦。好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媒体的优势。
各地方机构和平台的大力扶持。
疫情期间,实体生意不好做,人们的注意力的转移,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内容带货和直播带货的优势。
自媒体的门槛很低,有张合法的身份证就可以注册,发布内容,有人看就有钱啦。
自媒体已经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状态。
还有机会,因为手机5G还没有完全普及。
。。。
希望以上能帮助到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关注我(刘康自媒体)私信,主页每天都会分享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大家怎么今日头条上赚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媒体以流量为红利的时代还在,现在正式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结论:自媒体流量红利时代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自媒体内容红利。
从2015年开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就开始逐渐消失,以微信、今日头条、抖音为代表的众多头部APP已经占据了用户绝大部分的时间。
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逝,当增量消失后,就会出现存量市场的厮杀。未来,我们可能逐步会看到各个巨头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多,彼此进入对方的生态圈。
可见,各流量源的巨头垄断,导致流量越来越贵,刷量现象却频现,成本压力逐步递增?供应商强势,缺乏议价话语权?在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转化率却极低,如何破局?
谁收集和整理、谁传播和发布,正在被重新定义成为个人风格。当工具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便利,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进入了一个角色可以互换的时代,许多声音都可以自称是“新闻”。微博反映的“公共DIY”的核心理念,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记者。通向未来的路,内容是基本功,是绕不过的坎儿,一切从内容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不太行啦,现在的流量可以在一夜之间聚集,也会在一夜之间化成泡沫。我看好多人最近都在用某音直播、视频号、里德助手这些去将流量变成留量。
上一篇:朋友们有没有什么有前途的工作,或者学个本事,不想在工厂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