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完整的人格?
自己的,人格,的人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完整的人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内因、外因刺激的作用下,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气质表现、性格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自我调控系统作用下,良好的人格是所有心理追求的终极目标。个人认“为什么算是完整的人格”的问法相对绝对了。追求良好的人格过程,其实也是重塑自我的一个过程。在打破“命运”“空间”带来边界的同时,充分的认识自我,不断充实机体的内在动力,通过认知和心智的调整增强身体以达到真正的“身心分离和合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的话可以点下关注。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之前就是觉得很难详细说明说才丢了一句话了事的。 这里我尽量试着解释一下我个人对于这句话的界定吧。
首先,把自己当做一个人,并尊重自己的人生。 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能做到得这点的人并不多。 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值得尊重的。而不仅仅把自己当成是隶属于某个集体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元素、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传宗接代过程中的一代。 不要轻视自己的意愿、不要为了他人的意愿或压力而草率决定自己的人生。 尊重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意愿,是尊重他人选择的前提,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当年如何如何委屈,还不是这么过来了,你有什么不能凑合的?——本质上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人生,也不尊重别人的人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来自家人亲戚逼你结婚的压力多大,也不要为了满足他人的意愿/ 逃避来自他人的压力而选择一个并不适合的结婚对象。
第二,积极的自我认知(自尊/自信),不需要依赖外人的评价来建立对自我的价值判断。(注意是不依赖而不是不借助) 其实往往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做到第一点“把自己当做一个人”。 积极的自我认知,要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并且是在了解并悦纳自己缺点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来的对自我的态度。对于自己的价值有较为明确全面的判断,不将自己片面地看成一个好人/成功者或是一个坏人/ 失败者,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对自己有这样的认知,在面对外界时更懂得在别人的建议中进行取舍,更可以正视压力和负面评价。这也是面对纷杂声音时进行独立思考的前提。 还是举逼婚的例子:无论身边的人怎样给你灌输“XX岁还不结婚=人生失败”的观点,或给你扣“剩女(我真是厌恶这个词)”的帽子,都不要因此否认自己的价值。
第三,主张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的责任。 关于承担责任的论述到处都有,这里不展开。说权利。 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似乎认为主张自己的权利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比如这个问题:一岁半的女儿每天被堂哥两岁半的儿子打几巴掌,如何保护女儿以及跟堂哥沟通? - 心理学 没有主张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没有尽到保护孩子的责任。 还有上铺的人想和你换成下铺,你不好意思跟对方要补差价(注:不是觉得不必要,而是想要但不好意思)。受了委屈后类似“当时虽然没怎么样,但回来心里总不是滋味”的经历翻翻知乎,真的到处都是。 看起来似乎是成全了别人,可是一个不维护自己权力的人,往往在承担责任时,也倾向于推脱给他人——权力由别人享受了,责任自然也该由那些享受权力的人承担。结果就是责任感的缺失。 这很容易理解,当肉有你的一份时,你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肉而尽责;而当你将自己的肉都让给别人时,你也就失去了尽责的动力。 举例:你被父母逼着和一个不适合的人结婚了,婚姻生活非常痛苦,然后责怪你的父母——典型的放弃自己的权利加推卸自己的责任。
第四,清楚个人与他人/集体的界线。 光这一部分要展开说就没完了,尽量简述。 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亲人;集体,包括原生家庭。 不能从心理上脱离原生家庭的“妈宝(不论男还是女)”在处理自己的家庭和夫妻关系上如果另一方不肯无条件地包容和退让,那么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同样,不能划分清楚自己和孩子的界限的家长,也是灾难性的存在。可以参考这个问题:私自将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孩子一直哭,怎么办? - 教育 ——没有区分自己与孩子界限的例子。 前面举例的逼婚,也是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界线。诸如“这件事上你一定要听我的”之类的话和“我弱所以你要让着我”之类的逻辑,都是群己权界不清的典型。 清楚个人与他人/集体的界限,也包括不会将个人简单粗暴地归入一类人(集体),并以这个具体人的印象来评价一类人或以对这一类人的刻板印象来评价个人。 举例来说:周立波如何如何,并不等于上海人如何如何。某女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代表女人都拜金;某男在老婆怀孕期间出轨,不代表男人都花心。 同时,也不要用集体作为自己的借口——我砸日本车怎么了,大家都砸。
这四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没有积极的自我认知、将自我价值判断完全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人,对于自己的意愿和人生往往是轻视的。这样的人自然更不容易站出来主张自己的权利。他们无条件地认同“牺牲”的价值,即使这些牺牲是不必要的,并且由于群己权界不明,他们很容易将这种自我牺牲扩大为牺牲家人的权益。而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受的委屈,很可能将来会以侵犯别人的界限、要求别人做出同样的牺牲来获得平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做事虽认真,但比较刻板,我不喜欢这样的人,我比较喜欢性格开朗,到哪里都能够很快融入的人
上一篇:外贸,视频直播带货行得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