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的一生,是遵循于自己的个性,还是屈服于世俗的共性?
的人,自己的,个性人的一生,是遵循于自己的个性,还是屈服于世俗的共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的一生,是遵循于自己的个性,还是屈服于世俗的共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说说我的经历:我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年轻的时候立志做一个为村民造福的好村官。一九八九年,由村民直选村委会,我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本想可以大干一场,没想到事与愿违,处处碰壁:首先是请客送礼之风盛行。由于我坚持不请客,拒收礼,受到同僚的排斥,被评价为“假清高”,“油盐不进”的人,很快我成了孤家寡人。其次是年终报表,我坚持不虚报,不掺水份,实事求是,因此,我们村上报的生猪任务为零。这样一来乡里领导不高兴了,对我说:集体没养猪,村民家里不能养猪?猪的任务完不成,就是个猪。
上不高兴,下不爱。干了三年,我实在是不愿意随波逐流,于是愤然辞职,下海经商。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边读书,边打拼,经过了十年的人生磨砺,我对人生的思考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读了老子《道德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贾谊的遭遇告诉我:身处世俗之中,要想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成就一番事业,仅凭一腔热血是没用的,需要的是人生的智慧。
好了,说到这里,答案也就出来了:
一是:老子的智慧“和光同尘”。
有过性的人大抵都是异于常人的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锋芒毕露,爱增分明。老子的意思说穿了就是:你有个性,何必要表现出异于常人呢?收敛起来,混同于常人,择机而动。再说,个性永远受制于共性,不可能独立存在。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本身就是世俗的,人不可能摆脱世俗而独存。我们不可能去学伯夷叔齐,耻食周沗,唱着《采薇》歌,饿死首阳山。
二是,价值取向。
个性与共性,是人生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以道德的高度加以评判,更不能以“非此即彼”加以割裂。就两者关系而言,个性与共性是高雅和通俗、精神和物质、个别与大众的关系。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雅俗共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重,相互包容的社会。就像太极图,阴阳同一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如果我们选择了坚守人格个性,淡泊名利,我们就应该与世俗的社会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譬如说,少接触世俗气太重的人,减少不必要的应酬,等等。话说回来,世俗的东西也并非都是那么可鄙、可恶的,比如说人情味,是最能代表世俗生活的,不然为什么要入乡随俗呢?我想,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就连大智慧者老子也没劝人“超凡脱俗”,也只是教人“少私寡欲”。
因此,我的答案是:欣然接受世俗的生活,坚守个性,不忘本心;身处污泥而染,同流而不合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个性,个性不是你穿个花花衣服染个奇怪颜色就是个性了,个性是生活不随波逐流,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实力的人,还有那些不在意物质和他人眼光的人,才能有自己的个性。
然而现在自称有个性的人,大多数都是我文章开头讲的那种假个性。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随波逐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活出自我,管别人干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你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点深度!题主所说的两个都不是最好的境界!
人活一辈子,连自己的性格底线,尊严都要受到世俗压力,那就活的太憋屈了!
在这个顶层思想家设计了现在这个社会体系,能跳出这个框架的人真不多,去年比较火的沈魏,算一个!绝大部分人都离不开现在这个社会体系,那离不开怎么能在这个社会体系下活的更好更精彩人生就是我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了!
大多数人肯定遇到过性格与世俗冲突,跟最亲密信任的人的理念冲突,被人的不理解,无奈,冤枉等等…我想说的是这些估计在大部分人身上都会发生或者遇到的事情,我们无法避免,但是!!!但是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减少避免这些尴尬的事情发生!怎么避免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个人思想,经济实力,人际关系,和其他资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