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网络语言会取代白话文吗?
白话文,网络语言,语言你认为网络语言会取代白话文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什么是网络语言?
我们现在处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盛行很正常的事,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网络语言更加简练,比如用字母数字代替文字:“GG”哥哥,“mm”妹妹,“520”我爱你,“88”拜拜等。可以现代生活离不开网路,没有手机寸步难行,手机用微信支付宝结账,这在二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随着网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会产生。
比如现在说的“我也是醉了”“撩妹”“来啊,互相伤害啊”称年轻人“小鲜肉”还有不知所措称之为“一脸懵逼”这里没你什么事儿了就说“洗洗睡吧”“蓝瘦香菇”就是难受想哭的意思。“暖男”就是好男人,“备胎”就是后补替补的意思。“老司机”就是非常会玩,非常熟练的意思。
这些语言都是近期产物,将来还会有更多网络语言出现。逐渐的也会被人们接受,这些网络语言流行于年轻人,几乎都是年轻网名创造出来的。
结束语:
网络语言不会取代白话文,只是部分取代白话文。也许随着网络化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形成,会形成网络语言和白话文共同存在形式,要是全部取代是不可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完全有可能,就像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一样。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当前网络语言的盛行与当前发达的网络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现在讨论网络语言会不会取代白话文,实际上若干年后的人们会像我们说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一样,是多么自然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在现行阶段或者是未来时期,网络语言都不会取代白话文。因为一种语言形式取代另一种语言形式,必须要具备三种条件:于国于民有利、国家的大力支持、民众的广泛接受。
然而显然网络语言是不具备这三种条件的。
网络语言,对文化的传承并无有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古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仅仅14个字,就表现出了清明节这天小雨霏霏、凄凉悲伤的心境;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短短13个字,体现了诗人放荡不羁、志气满怀不服老的心境。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传承中,文字传播均以文言文为主,后来在民国初期,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家们发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文运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民众对于文字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对提升民众的阅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白话文运动,对于国家和民众都是有益的。
白话文运动并非完全抛弃了文言文,在我们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课本上都要学习学习文言文,可以体验到文言文的美感和韵律。
网络语言,国家并不支持推广
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是在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语言符号形式,它并非是一种主流的语言,而是一种对于小众群体而言经常使用的特殊语言形式,比如对于90后较为熟悉的火星文就属于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特殊的符号数字或者是特殊形态的文字组成,他们是有一小部分群体创造出来的,并无文字历史和体系,并且可以随时创造扩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于我国的主流文化传承其实是有害的,但是因为接受网络语言的群体毕竟是一小部分,而且网络语言并无取代白话文的威胁,因此国家对于网络语言,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如果网络语言有朝一日能够威胁到现行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国家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将会是打压和压制。
对于网络语言,接触的受众仅仅为一小部分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为了提高在网络上人们聊天的效率,以及为了增强聊天过程中幽默诙谐的效果。因此网络语言更多的,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网络聊天中。
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网络语言不得引入正式文件以及课程教学中。因此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也成为网络语言无法大规模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网络语言的接受群体仅仅为一部分,在当下社会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更多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便于接受网上各种新奇的东西,而对于那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网络语言的感触,更多的是不理解不接受,因此网络语言始终是一种小群体文化语言,无法成为所有中国民众接受的语言,因此他取代白话文是绝无可能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网络语言并无取代白话文的可能,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为了增强人们在网络时代聊天过程中的幽默诙谐的效果,提高聊天效率。但是因为网络语言并不具备取代白话文的三种基础条件,因此它始终只是一种非主流语言形式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