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南方的虾有什么病菌?
弧菌,池塘,幼体现在南方的虾有什么病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南方的虾有什么病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龙虾养殖,病害是每个池塘对应季节都会发生的事情,是水产行业发展的难点症结所在,经过多年实践,其应对方案的真实效果差异化较大。尤其是4月中旬到5月中下旬,小龙虾死亡概率极大,致使很多没有处理经验的养殖户,在整个4-5月都是紧绷神经,生怕轮到自己,更不知道自己的池塘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四月份开始的小龙虾死亡,那这种俗称魔咒一样的“五月瘟”究竟有没有合理科学的治疗预防对策呢?多多给您一一解答分享。
一、导致小龙虾死亡的病症症状
四月份以后,温度逐步升高,池塘底部的细菌源正好成为了其大量繁殖的温床。小龙虾在池塘底部爬行后被感染传播,科学上简称这种病症为“白斑综合症病毒病”。这种病症的表现征兆为:
1.小龙虾活力下降,附肢攀爬无力,游边并汇集于塘口边上,进水口较多。
2.已病的小龙虾体色较健康虾呈灰暗色,区别明显,部分病虾鳃部已经变化为黑鳃(死虾多为黑鳃)。
3.小龙虾感染后,摄食量下降或者停止摄食,部分龙虾肠道空肠,还有部分肠道表现为竹青色,呈竹节状体征。
4.小龙虾感染后部分病虾蜕壳无力,蜕壳不遂,或者新壳明亮疲软,硬化缓慢。
5.感染后小龙虾的死亡大小较为规律,一般先死大后死小。
6.白斑病属于季节性病症,发病温度大多数为空气温度20度左右开始,空气温度27-30度结束(细菌超过28-30度温度存活率下降,不适宜繁殖,有害细菌自然死亡,死虾停止)。
二、“五月瘟”病害的原因解剖分析
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提升,必须依赖于在解决病因中逐步完善日常管理水工作来得到提高。因此病害成因的分析,是养殖户避免病害发生的关键问题,从养殖环境和管理技术两个层面来说:
1.先来从养殖环境对照检查
⑴发病概率最高的是满1年以上的老虾塘,新塘只要水草达标,发生概率较小。
⑵存塘密度过高的虾塘,在4-5月容易缺氧形成氧债,因此容易死亡(水草不好的新塘也容易死亡)。
⑶水草比例不均衡,要么达不到40%,要么超过40%,因此溶氧的生产力和消耗力失去平衡,因此容易死亡。
⑷池塘淤泥过多不清淤泥的老塘容易死亡,淤泥是细菌繁殖的载体和温床,淤泥越多越厚,细菌病毒繁殖就越甚,对底层爬行的龙虾威胁就越大。
⑸池塘水质差,藻种菌种单一匮乏,水体悬浮浮游物增多,浑水严重水质差,并且换水困难,缺乏缺乏水源,没有水源的地方可以说无药可救。
2.从池塘管理技术角度来对照
⑴投放的密度太高,超过7000尾技术跟不上风险就很大了。
⑵饲料投喂晚或者本身饲料质量以及数量不足等问题。
⑶小龙虾发病死亡阶段补充幼虾,且苗源运输管理投放不科学,因小失大。
⑷虾塘水草种植品种单一、密度不规范等问题,引起水质浑浊。
⑸起虾时,小眼地笼捕捞,捕捞后分拣小虾回塘点燃了池塘死亡的导火索。
⑹应激反应(投放虾苗与缺氧)是引起池塘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五月瘟”预防措施
⑴要放养活力健康的优质虾苗。
⑵要控制合理的投放密度,每亩(667平)7000尾左右为最佳。
⑶要提早投喂全价高蛋白饲料,确保小龙虾营业均衡,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⑷进入四月初,配合饲料内服肠道保健的中药(所有的病原都是由肠道消化不良引起,首先食欲下降,停止摄食,抵抗力降低,感染细菌病毒,所以肠道保健是预防病害的关键)。
⑸定期调理池塘水质,在正常密度下坚持每10天改底解毒肥水培菌培藻一次。
⑹保持合理的水草密度,及时修剪接近水面和冒出水面的水草,激发水草再生循环系统,延长水草周期,保证溶氧供给。
四、“五月瘟”已经传染池塘的应对措施
1.及时打捞水面死亡的死虾,远离池塘深埋处理。
2.内服药(肠道保健加保肝加大蒜素)拌饲料投喂七天。
3.用沉水性好的复合肥消毒杀菌(严谨试用浮水阻光融水性差的碘),连续三次以上,进行底部深度消毒处理。
4.以上措施结束3天后,改底解毒一次,培菌培藻一次,在完全捕捞结束以前。定期改底肥水。
5.及时捕捞规格商品虾上市,只准起虾,不弄回塘不达规格的小虾,直到卖完位置。
〖多多虾谈专注于水产领域的各种疑问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私信我保持一对一沟通,记得点赞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病原:从患病幼体分离出的弧菌有:鳗弧菌、海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除了弧菌之外还有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因为最常见的是弧菌,所以成为弧菌病。因为病菌主要发现在血淋巴中,所以又称为菌血病。上述各种疾病引起的症状、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2、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幼体游动不活泼,趋光性差,病情严重者在静水中下沉于水底,不久就死亡。有些病情进展缓慢的个体,在体表和附枝上往往有些病情进展缓慢的个体,在体表和附枝上往往粘附许多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污物。但是在急性感染中,体表一般没有污物附着,并且有污物附着的也不一定是弧菌病。
3、流行情况:从无节幼体到仔虾都经常发生,但以Z2以后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Z2之后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残饵污染水体,滋生细菌所致。完全投喂活饵料的育苗池发病率显著低。该病一般是急性发作,发病后一两天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4、诊断方法:诊断时取游动不活泼或下沉水体的幼体至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洁海水和盖玻片,在400倍显微镜下,就可看到细菌在幼体体内各组织间的血淋巴中活泼游动,在身体比较透明的地方最容易看到,到糠虾、仔虾期有体较大,透明度降低,有时需要轻压盖玻片,甚至将幼体压破后才能看到细菌。
有时在患病后下沉的幼体中寄生有许多纤毛虫,这是幼体的活动能力减弱之后纤毛虫才钻入体内的,不是原发性病原。
5、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 育苗池在放软之前应充分洗刷干净并用药物彻底消毒,特别是曾经发生过弧菌病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用浓的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溶液。
2) 育苗用水最好经过沙虑,保持水质清洁,并在池水中接种有益的单细胞藻类,例如金藻或角毛藻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