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手机,你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孩子,手机,家长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手机,你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者〔美〕爱德华·佐卡罗,在其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是以数学教学为主,先后教过数百位数学天才生,本书就是爱德华·佐卡罗本人亲自为学生开发的系列教材之一。初级篇选取日常生活实例,由26道关卡、520道场景式数学题、近400幅精彩漫画组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习题也按照难度等级分为4关,第4关为天才关,更能激发学有余力的孩子的斗志。全书在看似的“玩”中,一步步引导孩子了解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体会数学给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解决日常可能遇到的难题,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
本书适合于2-4年级的小学生来阅读,我分享自己的三点体会:图文并茂激发兴趣,生活场景感受成就,寓教于玩润物无声
一.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2-4年级的小学生,图文对他们还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不同于常见的文字类和绘本类童教书籍,《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插入大量有对应人物的图片,把问题嵌入其中,答题过程则以漫画的形式展开。孩子们可以选角色答,也可以扮角色问,问答互动中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能专注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同时,大量栩栩如生的图片说明,让有基础阅读能力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探索,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比如下图中的说明,犹豫不定的孩子看了就会坚定信念,进而兴趣十足地去阅读它、运用它、挑战它。
二、生活场景感受成就
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2-4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反过来说,书本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又会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学习更有动力,尤其是在校有表现的机会时,孩子的成就感非常强烈。《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一书中的特德,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他在自己的学校和爱因斯坦小学之间的拔河比赛中,根据现场提供的绳子的一些信息,推测出了两个队的人数所用之力会超过绳子的承受力,就向校长说明了他的计算结果,促使学校减少了每支队伍的参赛人数,从而避免了一场断绳踩踏事故的发生,并因此而获得了学习颁发的“天才奖”。下图的例子中,孩子会把自己当成玛丽亚,通过分辨两种方法的获利结果,不但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还能深切地感受数学神奇的魔力。等到了高年级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说他易如反掌一点也不为过。
三、寓教于玩润物无声
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名师张向英说:“教育的美妙境界就是有心而无痕。”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在家庭教育中展开,玩是最具事半功倍效果的一种方式。比如你让孩子数相同数量的几堆硬币,加来加去孩子可能会搞混,这时候我们鼓励他启动爱因斯坦大脑,用乘法孩子瞬间就有豁然开朗之感;还有用年龄差来算另一个人多大,是困扰一些孩子的难题,但如果引入数学语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把乘法概念、代数概念传输给了孩子,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实践、应用。我自己也是上了初中才明白,原来小学的应用题可以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还有很多,单是《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中的实例,跟着学一遍,孩子就会用其原理解决好多实际问题。似一场春雨,润物无声中帮他们打开了数学思维之窗。
图3
图4
最好的教育是有心无痕。爱会创造奇迹,但善于挖掘孩子潜能的爱,才会帮助他们快乐成长,飞得更高。《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中的“玩”,无疑是最有心的教育,是打开培养数学思维的正确方式。它把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从小就根植于孩子内心,看似无痕,实则影响他的一生。对类似于聪宝和他的妈妈们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也就是玩游戏上瘾了,那么还是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予以指导。
如果孩子只是喜欢玩游戏但是还没有上瘾,那么家长就要及时引导。
1.玩游戏要有前提条件
比如说在假期,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好计划,如果当天的学习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可以给孩子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一定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一天玩游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对孩子眼睛不好还容易让孩子对游戏上瘾。
2.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有空就玩游戏,甚至当着孩子的面玩,不限制时间的玩,孩子正处于模仿学习的关键时刻,他们耳濡目染,慢慢可能也会对游戏爱不释手。
3.玩游戏后不能让孩子立刻投入到学习中
玩过游戏,要让孩子调整好思维,再投入到学习中。比如说有的孩子刚玩过游戏就开始学习,容易把游戏中的思维带入到学习中。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游戏如果利用好,也可以成为家长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让家长利用好游戏这个工具,更好的为孩子的学习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想孩子沉迷手机网络,那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建立手机网络、学习、作息、运动的界限。我主页有一些案例,家长可以去看看。想了解具体的建立界限方案,可以直接私我。
如何帮孩子30天戒除网瘾,建立手机界限步骤如下:
第1周:家长要了解孩子沉迷网瘾的5个演变阶段,常用的7种戒除网瘾方式是什么,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网瘾的8大原因是什么,再到如何与孩子签订使用手机约定,最后到孩子不交手机怎么办?先家长要了解整个过程。
第2周:家长要做好帮孩子建立手机界限时,孩子大吵大闹发脾气摔东西,威胁不写作业,威胁不上学,威胁不吃饭,威胁离家出走,威胁跳楼等,我们家长的应对预防措施是什么?家长不能打无把握的仗,否则就会容易发生悲剧。
第3周:家长开始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界限,这时最困难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么办?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们做的准备去执行时,一定会有新的或突发问题,家长到底是坚持建立界限,还是因为孩子的大吵大闹放弃了?这就是由家长的心向所决定了,同时也需要专业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与支持,只要能跨出这一步,就可培养成一个有规则感,界限感,自律的优秀孩子。
上一篇:土豆种之前切成小块还晾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