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今年年底还会大规模流行吗?
疫情,病毒,日本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今年年底还会大规模流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今年年底还会大规模流行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疫情还能控制住,但是国外输入很严重,不知啥时候能结束,这个病毒来势汹汹,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严防控制,出门必须带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给国家添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被邀约回答问题。从现在情况看,什么时候结束已经不是我国能左右的了,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世界什么时候真正有效遏制住病毒。放眼全球,各国受对待疫情的态度、采取的措施和执行能力、所属国民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医疗保障条件等差异较大,一直标榜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是成为了此次疫情的新“新震中”,还有印度这个没有完全暴露的“王炸”,全球疫情拐点何时出现还难以判断。疫情的发病原理、传播途径等虽然被基本掌握,但还没有搞清病毒的真正来源,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致胜法宝,而且随着感染人群的激增,病毒的变异迭代突变,更增加了抗击疫情的难度和风险,和病毒的决战只有0分和100分,没有60分及格的说法,尤其是我们从2月份全民开始抗击疫情,人们思想上难免有所倦怠,且随着各省市援鄂医疗队的陆续撤回,一方面标志着我们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传递出一种疫情已经基本结束的假象,随着时间推移和春季气候变暖,让原本思想不敏感的人们放松了各自的要求,到户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这为疫情的反复提供了温床土壤,此外,即使疫苗研制成功,也难以短期普及到所有国民,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决不能松口气,一旦放松再想紧张就非常困难了,病毒的反扑将会非常致命。我认为全民要做好2020年全年抗击疫情的思想准备,无症状感染者、输入型病例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年底能否大规模流行,需要全球各国一天一天的努力遏制战胜病毒,积跬步以至千里,世界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不能放松,加油,奥力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平台的邀请和信任!
古语有云:瘟疫始于大雪,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这句话并不是从实验室得出的结论,而是千百年来古人与瘟疫抗争的经验总结。瘟疫其实就是恶性传染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的斗争史,人在经历了无数的疾病和死亡之后,身体不断产生抗体,同时对付病魔的能力也在提高,生物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个别国家面对疫情采取听之任之,自然选择,活下来就有了抗体的观点也没错,可是,担当何在?人性何在?
在我们国家的正确决策和全力应对之下,在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下,在中医中药全面介入治疗方法得力的情况下,我国疫情的变化趋势基本与古语吻合,衰于惊蛰,并不是止于惊蛰。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严峻,树欲静而风不止,国人要有清醒的认识,病毒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
据报道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在-60℃状态下可保存数年,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使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但必须达到一定温度且超过相应的时间才能灭活病毒:新冠病毒一般在56℃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即可死亡,使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以有效灭杀病毒。从古人的经验和现代医学实验都可以得出结论:病毒是耐寒不耐热的,所以随着气候趋于温暖湿润是会对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的。
相信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相信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更要相信我们的中医,一定会有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精准预防和治疗,就像非典造就了达菲一样,因此,对于今冬再次大规模流行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另外,从历史上的瘟疫来看,瘟疫的流行往往与自然灾害形影不离,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虽然中国的疫情已经有效抑制,但随着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超过60万,输入型风险进一步加大,许多人心里这个疑问也越来越大: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摘下口罩?
经典传染病学研究中,经常运用数学模型简化各类传染病传播的复杂过程,那么,能用模型计算一下新冠疫情究竟什么时候能结束吗?
上观新闻记者梳理了若干篇与疫情预测相关的论文和文章,尝试为大家理清一些脉络。
预测的复杂性在哪
大多数预测文章都从SEIR(即易感人群Susceptible,潜伏人群Exposed,确诊人群 Infective,康复人群Recovered)流行病传播模型入手,或者是升阶版的SHIJR模型(即考虑了无症状未确诊人群H),再加上其他参数,建立一组人群动力学方程来预测各个人群间的人数转化比率,最终计算出一段时间内的感染人数。
这些模型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可以做到十分准确,比如钻石公主号。但在实际社会中要考虑的因素就会复杂很多,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在SEIR模型中就另外加入了三个参数,包括政府的干预措施等,他对国内疫情发展的预测,要比海外专家准得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