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绝大部分人没钱不会出国,为什么小、中、高学把英语放在主科?
英语,语言,学英语绝大部分人没钱不会出国,为什么小、中、高学把英语放在主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些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英语就“冲着马上可以用”的英语学习“初衷”本来就是错误的,“推论”得出的“结果”岂能不错?
中国人学英语真的不是为了学实用地道的英语口语而学的,也不是为了说一口堪比播音员或者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的口音而学的。
那么,日常既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条件环境,又没必要学一口地道流利美式英式口音的英语,去除这两大“学习动机”后,如何看待英语还“有没有必要学”问题?
如果我们能最终把英语学习目标“修正”标定在为英语学习具备“可持续性发展”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上,我们就不会再去纠结英语“要不要学”问题了。
不管你学了多少句“实用地道”的英语,不管你的口音是否连地道美国人都可以骗过去,你自问一句:我的英语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的英语就真的没必须要学了:一门学得在地道实用却“无处可用”的英语,一门口音学得再地道却无处可用的英语,再加上学来学去却始终无法形成“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没有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英语,继续浪费时间精力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们所说的英语“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你具备用英语学英语的能力吗?你具备把英语学成英语的能力吗?你把英语学来学去,最终能把英语学成作为你“学习英语”,“阅读英语”,“理解英语”,“表达英语”和“记忆英语”的“唯一语言”了吗?还是不论学得再“实用”,再“地道”,口音再“美式英式”,你都始终以中文作为“学习语言”,“阅读语言”,“理解语言”,“记忆语言”?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学英语Weekend,你只会“学成”中文:周末,你有没有努力去把它“学成”英语,既是把学过的英语用起来温故而知新,又同时是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Well,werkend is Saturday and Sunday)呢?
一门无法学成“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英语)语言,一旦“缺失”了“学成”之后不可或缺的使用的机会和使用的条件和使用的环境,必将是一门学得很失败的英语,必将最终发出“三天不用打回原形”的英语到底还“要不要学”,“要不要再学和继续学下去”的“哀嚎”!
要想获得英语学习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获得英语终身学习能力,我们必须记住:在“互联网+”时代,把英语学成英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思维!!学英语带来的不同的思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遏制英语之日,国家没落之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经济贸易,不论你贸易对象是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印度泰国,通通讲英语。我们不让中国重蹈覆辙,不会让中国走上100多年前满清丧国割地赔款的悲哀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专业。问一下专家咋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请以宏观的角度去看未来,看世界,不论你未来是否要出国,你都可能会用到英语。
首先必须认清的事实就是世界的共通语言是英语,并不是中文。
先以孩子的教育来看,国内外深造都要用到英语,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很多都是要求以英语发表在国际期刊。而世界各个领域的领先顶级技术,第一手的资料,几乎都有英译本,而多数没有中译本。
而世界经济贸易,不论你贸易对象是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印度泰国,通通都可以使用英语交易协商,但不是中文。再来看看世界的科技、经济、教育、时尚、娱乐各行各业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样样顶尖的,而是各有其优势。截长补短才能进步,你该拿什么去其他国家学习?
很多人只知道全世界使用中文的人很多,但却不太清楚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200个国家中有明显在使用中文的国家有几个?答案:不到10个。而把中文列文官方语言的又有几个?答案:3个。我们能拿中文跟哪个国家交流沟通?而我们未来下一代的世界观就只是狭隘的局限在中国自己吗?这只会让中国重蹈覆辙,再让中国走上100多年前满清丧国割地赔款的悲哀路。
上一篇:为什么全国疫情还没结束,各地景点免费,是让人去还是不让人去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