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惊雷》这首歌?
惊雷,音乐,这首如何评价《惊雷》这首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存在即合理,作者也不是大恶人,没必要都去诋毁人家,不喜欢不听就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是专业音乐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听歌者,平常里听的歌比较杂,任贤齐作为少年时代的偶像,现在听来依旧会触动心扉,情怀也好,怀旧也罢,喜欢就是喜欢,即使他很老了。现在听的最多的是陶喆,王力宏,胡彦斌,孙燕姿,这个与个人喜好有关,因为我偏爱R\u0026B,所以喜欢的多是R\u0026B歌手。其他歌手如周杰伦,纵贯线,飞儿乐队,许巍,朴树等等也听,只是没有前面几位歌手听得多。
林俊杰和陈奕迅很少听,只是单纯的不太喜欢他们的风格,但对于二人的水平丝毫没有质疑,林俊杰的音准简直就是CD级。网络对四人的排行是周林王陶,陶喆,实在无法分得清楚到底是即兴变调,还是他确实跑调了。王力宏的发挥一直很稳定,周杰伦的才华是无可比拟的,唱功方面也比新人时成熟很多,但和以上三位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
再其次,我并不排斥选秀歌手,以前看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我最看好三位歌手,张靓颖、谭维维、袁娅维,现在她们都成功了。以后的邓紫棋我也很喜欢,只是那时我已经不看综艺节目,对她不是很了解,《泡沫》火爆的时候我知道有这首歌,但并不清楚是谁唱的,只是觉得很好听。认识她是在收音机听到她和张靓颖合唱《雨蝶》,之后听了她许多歌,无疑是一流水准。
网络歌手,基本不听,网易云有时会推荐一些网络歌手,黄琬婷,周玥,徐薇算是吗?感觉还不错,但其他一些我记不清名字的网络歌手,比如我知道花粥、许嵩一定是,许嵩的歌词写的很唯美,只是觉得他们的歌曲同质化很严重,而且很飘。我不会刻意的去注意歌手的名字,除非是那种一听就让人无法自拔的歌曲,一般对于网络歌曲,听几十秒就会会选择不再播放,质量真的不高,听下去,我会觉得浪费时间。
还有一种歌手,我不知道他们的准确定位,别人叫他们DJ,就是那种一开篇就是动次打次的歌曲,这类型的歌一开篇我就会选择不再播放,实在欣赏不来。朋友们都很喜欢,每次坐他们的车,CD上都播放着这类型的歌曲,所以我的音乐品味在我的圈子里很小众,在KTV,我永远是独唱者。
上面只是论述我的欣赏音乐的格调,我并不会因人而异,特定排斥某人的歌,只要好听,即便是业务歌手我也喜欢,但是相对来说听的最多的还是受过专业教育或者培训的歌手。我认为音乐是一种专业技能,职业从业者必然会比业务爱好者有更高的水准和驾驭能力。
我平常不看抖音,也不看小视频,并非鄙视抖音,新闻视频我也不看,就像很反感微信语音一样,我宁愿看文字,看到喜欢的地方就细细品味,不喜欢就一掠而过。
知道《惊雷》是来自杨坤的鄙视,毕竟也算是知乎热门题目。之后我特地去听了一下《惊雷》原版。杨坤其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作为一个音乐人,我觉得他的专业素养还是要高于业务爱好者的,对于他的评价,我也基本赞同。
《惊雷》,原作者说是一首歌,但其实他并不能算是一首歌,甚至算不上音乐,可能用他们那个圈子的命名更准确吧——喊麦。顾名思义,麦,就是麦克风的缩写,喊麦就是对着麦克风大喊,仅此而已。我听不清MC六道在呼喊着些什么,所以我又专门搜索了《惊雷》的词作。
高中语文老师教我们一个词,经典,经典就是经得住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东西,比如四大名著。古代也有小说,而且不会只有流传下来的那几部,一定也有很多流行于当代的小说文本,但是他们都湮灭了。其中固然是有古代印刷技术落后导致文本失散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质量实在太差。
网络让世界变得简单,也让生产变得简单。最先被业务爱好者攻克的阵地是文学,出版社编辑作为文学的最后守关者,被轻松的绕过去了,无数的辍学者纷纷敲下怀中键盘,“锦绣文章”泉涌而出。之后是流行歌曲,各种音频剪辑软件的傻瓜化和声卡技术的提高,让唱歌变得简单。
最早的网络歌手之一凤凰传奇,凭借古老的五音创作而成的歌曲,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高亢的嗓音迅速走红网络至今。其后又有《伤不起》,《爱情买卖》等,无不红极一时,不过今天好像都消失了。与其相对的《恋曲1980》,《凡人歌》等,至今依然被奉为金曲。这大概就是经典与口水歌的区别吧。
到近年来冯提莫等一众网红崛起,似乎凤凰传奇也不在那么火爆。随着这批声卡歌手而来的还有喊麦,一群少年在电脑前,对着麦克风呼喊着带有韵脚的句子。这种形式的曲艺其实早已有之,如郭德纲常唱的太平歌词,还有旧时乞丐们所唱的莲花落,甚至是游商们的吆喝声,都可以算是曲艺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很是有趣,甚至形成了传承。有趣的是便是这些民间艺人们的曲艺,也是需要师父的口传心授,言之有物。
我听《惊雷》,看《惊雷》,实在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只看到一堆名词和形容词无意义的组合在一起,压着似有似无的韵脚,这些整句连起来竟然毫无意义。发扬于宋的词,自律诗发展而来,在极为严苛的格律条件下尚能描写出身临其境般的景象或感同身受的内心世界,汲取律诗的意境,平平无奇的词汇组成的词句,或气势磅礴,或细腻温柔,或感怀,或神伤,无不真切。其乐谱虽然已经失传,但从他衍生出的昆曲,可见一斑。至元曲,文字被玩至极致,故事性和韵律的完美结合,让今人叹服。
对于喊麦这种形式来说,他的局限性在喊,而不在词,即便他的词作如《离骚》,如《乐府》,以这种形式喊叫出来也将毫无美感可言。词牌的曲谱我们无从得知,但好在我们还有文字,试着用感情去诵读一首古词,哪怕是现代词,或者散文,再试着用喊麦的方式喊出同一篇文章,或许喊麦式吟诵会让一些人感到新奇,但最后流传下来的必然会是为古词注入情感的诵读。音乐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通用语言,就是因为演奏她需要倾注以真诚的情感,而非一味的喊叫。
杨坤说《惊雷》是垃圾,是什么东西。我觉得他不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些辍学者从网文中摘出一些气势磅礴的词语,通过毫无规律组合而来的句子,对着麦克风胡乱喊叫,和群狼啸月,猩猩的喊叫类似,没有任何艺术性,即使是音乐无高下,那也应该排除《惊雷》,因为他根本与音乐无关,更与艺术无关。
上一篇:怎么看待凉山木里3月28号火灾系11岁男孩点燃树木不慎引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