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好书(网文小说除外)?
这本书,他的,书中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好书(网文小说除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教育要多读书,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看一本书。让阅读更有效少走弯路,让你醍醐灌顶。那么,就推荐读这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让我推荐一本好书,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余华的《活着》。
有深度有温度~
看的过程中,你会很情不自禁地表达出
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快感,
但是下一秒,你会发现他们没有错~
他们无能为力!那种痛恨而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引人深思,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叙述着最简单平直的话,揭露最深刻的内涵。强弱对比,扣人心弦,久久难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值得一看的好书浩如烟海,可能终其一生我们都看不完,也推荐不过来。不如推荐小一大书悦读会微信公号今天早读的主题图书《别闹了,费曼先生》,曾位列“台湾第1畅销的科普书”,好读易懂,有趣深刻,读后不光让你哈哈大笑,还扩展视野,丰富人生,周日缤纷日快乐!
简介: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他曾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机率。
作者:理查德·费曼(1918-1988),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曾在罗沙拉莫斯原子弹秘密科研基地工作,对原子弹的发展贡献卓著。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极强。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确如《洛杉矶时报》所说,“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面对谜题时,我有一股不服输的死劲。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会想把玛雅象形文字翻译成现代文字或者是碰到保险箱就想办法打开它。“
”冯诺曼教会了我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你不需要为身处的世界负任何责任。因此我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不负责任感”,从此成为一个快活逍遥的人。大家听好了,我的不负责任感全都是由于冯诺曼在我思想上撒下的种子而起的。“
悦读者朵伊推荐
这是一本超级有趣的回忆录,每个故事都好玩儿到让人忍俊不禁甚至哈哈大笑。
书中的爆笑故事都是费曼先生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他有闲不住的大脑、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腔热忱。有趣不是所处环境多么丰富,可用资源多么好,而是有一颗总在跃动的心,把无趣变有趣,把无聊变有聊。这样的人儿无论在哪里都能搅动一池浪花,制造无限“惊喜”,当然这个“惊喜”对其他人可能会成“惊吓”,比如在原子弹秘密科研基地开锁保险柜,比如偷门事件。
费曼先生的桩桩轶事,令人开怀大笑,又启人深思:他让我们看到一些习以为常的荒谬,鼓励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轻信那些“理所当然”的道理;他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我们发现生活的差异与乐趣;他坚持自己,让生命持续发光发亮;他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持久的动力。即使没有费曼先生的聪明才智,至少我们还可以有不拘一格的生活认知。
小一大书悦读会,每天推荐一本五色图书。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强推青年作家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90后的青春里大概都离不开“迷茫”这个词,《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两本书更是在90后的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的作者刘同(90后亲切的称之为同哥)用暖心的文字陪伴了90后这代人走过了孤独、迷茫的时刻,就像他在书中写道:“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从此同哥就在90后的心房住着,再不曾离开过。
同哥现在是一名青年作家兼光线影业的副总裁,俨然是一名成功人士,大多数人成功的背后大抵都有一段难以述说的辛酸史。
他初中、高中成绩都不好,被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
某一天他像是被什么事情刺激到了,心里想着:我理科不行,为什么不转去文科班呢?我不能让别人一直看扁我。
之后的他真的付出了实际行动,他也不顾自己的面子了,去找了他们学校文科尖子班的班主任,向班主任述说了他想转到这个班的想法。
他现在都暗自庆幸自己当时做了那个决定。
他在他的书里说过他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但却抱有很小的希望去找那位班主任的。
因为当时的他被学校里的人认为是懒惰、好玩、成绩排名倒数、考不上大学的学生。
但那位班主任接受了他,可能是因为他的真诚打动了那位班主任,他非常感激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的情况下还愿意接受他的班主任。
也就是那位班主任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毕竟尖子班的同学学习成绩普遍高些,学霸也多些。
到了高三他成绩依旧不好,在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时,他拼命努力学习,决心迎战高考。
当时很多同学都对他冷嘲热讽,说些打击他的话,他表面上没在意,其实内心真的很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
原因是他自己认为不能一辈子呆在小城市里,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出去闯闯,见见外面的世界,并且他不想过一眼看到死的生活。
上一篇:步入社会真的很可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