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夏垂钓一般用什么味型的饵料?
饵料,初夏,钓饵初夏垂钓一般用什么味型的饵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每年的冬天可用此法制作窝料,待来年五六月份正好充分发酵,打开瓶子后,一股浓烈的酵香味扑鼻而来。打窝时,钓者需根据垂钓水域的大小和垂钓时间的长短决定窝料投放量。常言道“钓大鱼,打大窝”,在水库钓草鱼、鲤鱼,可将发酵好的窝料拌上麸皮和少许面粉,握成拳头大小的团,一次打10团左右,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窝料比较合适5月份之后打窝。 选择饵料时,钓者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味型。气温骤降时,鱼儿的活性低,宜采用富含动物蛋白的腥味饵料,以刺激鱼的嗅觉。此外,气温降低时,鱼儿开口小,饵料的状态要柔软,可加入适量雪花粉,既可以减轻比重、增加雾化,又能增加适口性。在野外水域,腥饵闹小鱼是无法避免的,钓者要相信,只要大鱼进窝,小鱼自然会散到一边去。此外,产卵前的鱼儿比较爱吃高蛋白的,适量加入纯小麦蛋白可配出上佳的钓饵。
野钓由于的水质不尽相同,同样味型的饵料在不同水质中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别。在肥水中施钓,钓者要适当加重饵料的味道,浓香或者浓腥的味道才能吸引鱼的胃口。在瘦水中施钓,味道重的饵料反而会引起鱼儿的警惕,所以应该及时减轻饵的味道。 饵料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施钓水域的水情、鱼情去搭配运用,如果某种饵料配方在自己垂钓的水域效果总是不理想,那么我们就该大胆得尝试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的时间,总结出对路的配方。没有谁一开始就是配饵的高手,都是通过不断总结才慢慢悟出自己独特的钓饵配制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入初夏后,鱼类的产卵繁殖期基本已经结束,并且开始纷纷游至深水。这时 它们不但生活习性有所改变,而且觅食食性也有所改变!在作钓时,不但选择钓点有所变化,而且使用的饵料味型也要随之改变!下面就从 几种不同的目标鱼,与钓友们探讨一下: 初夏垂钓一般使用什么味型的饵料,以及常用的饵料配方!
目标鱼为鲫鱼时使用的饵料味型
整个春季我们作钓鲫鱼,使用饵料上从虫饵到腥味饵料,再到腥香味饵料,在味型上是不断转变的。但是这些饵料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含动物蛋白较多!
到了初夏,鲫鱼产卵完成后,相对春季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减少。同时因初夏气温、水温升高,水域中的小杂鱼也活跃起来,作钓时杂鱼的闹窝现象也严重了。这时在作钓鲫鱼时,在使用饵料上就要有所改变!
一般变腥香味饵料为香腥味饵料,前者腥为主香为附,改变后香为主腥为附。不但能为鲫鱼提供所需的蛋白质,而且能降低杂鱼的闹窝现象。
目标鱼为鲤鱼时使用的饵料味型
虽然说初夏鲫鱼相对难钓一些,但是对于鲤鱼,初夏季节是相对好钓的!特别是在爱钓鲤鱼的北方地区,鲤鱼刚刚产卵完毕,正处于积极觅食补充体能的时候!
钓友们都知道,炎热的夏季垂钓鲤鱼,饵料味型上多以:淡酒味、薯味、玉米香味、麸香味为主!不过在初夏季节,鲤鱼刚产完卵,对于蛋白质的需求还比较大。所以 在这个季节作钓鲤鱼,还是以含动物蛋白较多的香腥味饵料为主。
目标鱼为草鱼时使用的饵料味型
相对于鲫鱼、鲤鱼的耐低温、高温、低氧,草鱼在适应温度上明显差一些!它们在春季开口觅食的时间较晚,在北方一些较冷的地区,草鱼甚至春季不开口,只有初夏季节才正式开口觅食!
虽然草鱼开口觅食的时间晚,但是初夏的草鱼觅食时较积极,相对也比较好钓一些! 饵料上和深秋差不多,一般以玉米香、薯香型饵料为主!另外气温较低时,可以添加少许腥香味饵料,提高对草鱼的诱鱼效果,不过一定注意添加量,过多容易起反作用!
其实作钓草鱼最好的饵料,并不是粉状商品饵料,而是嫩玉米、红薯块、发酵玉米、嫩草芽等一些,纯天然的植物茎叶、果实!
以上就是初夏季节,在自然水域中作钓,针对鲫鱼、鲤鱼、草鱼三种常见目标鱼,做出的饵料味型及饵料配方的分析!通过对它们的分别分析,钓友们可以看出: 由于作钓目标鱼的不同,在初夏季节作钓时,所使用的饵料味型及饵料配方也不相同!并且它们各自使用的味型及配方,又与春季、仲夏有所不同。我们在作钓时,如果选用对了,对我们的钓获会有更大帮助!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 四月已至,鱼类正在繁衍后代,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不普法,说说钓鱼,谈谈野钓,以目标对象鱼为青鱼、草鱼、鳊鱼等大体型鱼为主线浅谈一点个人观点。
鱼谚有云:“春荤夏素、秋香冬活。”
初夏季节,气温有较大程度的回升,但不够稳定。鱼的吃食偏好呈现由荤到素的变化趋势。
最高气温15℃以下,本味偏腥,做窝不易过大,第一次打窝,拳头大小的饵团,不易超过4团,窝饵以麸皮、玉米渣(如:渔人谷擒草、窝霸、草霸、青草鳊三合一)、商品颗粒饵,(如:渔人谷青草鳊颗粒)为主,饵团中可以适量增加剪碎的活蚯蚓。此后,每1-2小时续窝一次,以鸡蛋大小为宜。钓饵可以蚯蚓为主,每钩穿刺3-4条为宜,保持蚯蚓的活性,如果小鱼闹窝,即使调整,改挂玉米粒或皮筋颗粒,以单次挂钩1-2粒为宜,钩尖应保持外露,有助于扬竿刺鱼。
最高气温15℃到最高气温25℃,应逐步减少腥味味型饵料的配比,尽量不带腥,除非基本没口。第一次打窝,应增加到打八团拳头大小的饵团。窝饵基本上玉米或颗粒和麸皮对半,或玉米、颗粒略多为宜。钓饵主要以玉米、颗粒为主,没口的话,再试试蚯蚓。
最高气温25℃以上时,青鱼、草鱼、鳊鱼的活性、食量均大幅上升,此时饵料味型应完全以本味偏淡香为主。应以“打大窝,钓大鱼”为主导思想,“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此时,第一次打窝,应以“斤”为单位,大约打下去2-3斤窝料,且主要以玉米、麦子为主,回归自然,玉米可用啤酒提前12小时泡发,且一大半老玉米,一小半嫩玉米,味型主要以淡雅香为准,饵料味型不宜浓腥刺鼻。麸皮类的饵料,就不用打了。在做钓时,以麸皮包玉米,1小时左右补窝两拳头大小的饵图。钓饵,以玉米、颗粒为主。
上一篇:08年领驭vip版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