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杨树如何防食叶虫?
害虫,杨树,幼虫杨树如何防食叶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杨树如何防食叶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杨树防食叶虫10种方法
1、人工防治。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虫上树产卵。
2、加强虫情监测和预报
我们要安排专人,负责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要旅游干道、风景名胜区、成片丰产林的虫情监测,密切关注虫情发展态势,做到及时发现灾情、及时报告、及时除治,确保“防早、治小”。
3、物理防治
杨树属高大乔木,在春夏期间防治比较费劲,所以越冬(越夏)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人工收集地下带虫苞的落叶、深翻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盛夏期间利用杨扇舟蛾初孵幼虫和老熟幼虫化蛹期间聚集在虫苞危害的特点,利用高枝剪剪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用踏查法、灯诱法、性诱法诱杀等措施,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在成虫羽化盛期7~8月,发动群众捕捉天牛成虫。9月至次年3月进行人工砸卵,挖杀小幼虫,钢针钩拉防治大幼虫等。动员群众于每年3月底前挖树盘收集杨树食叶害虫沙枣尺蠖虫蛹,集中消灭;或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距地面70~80cm处绑扎塑料胶带阻隔雌成虫和幼虫上树。
4、生物防治
在天牛幼虫幼龄期利用白僵菌1.5亿孢子/ml悬浮液注孔,麦秸沾白僵菌粉或白僵菌粉和西维因粉混合剂插入蛀道内杀灭幼虫;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ml、阿维菌素6000~8000倍;还可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8月中旬~9月上旬,应用性诱剂诱杀杨干透翅蛾;保护和招引啄木鸟。
5、仿生药剂防治
可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克、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治。
6、化学防治
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用树杆注射机注射内吸性杀虫剂40%氧化乐果。按胸径每公分1ml施药。盛夏期间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米,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4~5月或8~9月初期天牛幼虫在树干内皮层下取食,用50%杀螟松乳油100-200倍液,40%乐果乳油与敌敌畏乳油(1:1)1000倍液,2.5%溴氢菊酯乳剂3600~4000倍液进行树干喷射,直到有药液流动为止,以杀死树干内幼虫;在7月中旬~8月上旬成虫羽化高峰期,采用地面、树干、树冠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50~80ml/亩(300~400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油与敌敌畏乳油(1:1)1000倍液,以毒杀食叶害虫。
7、毒环和毒绳防治
在幼虫上树前,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1千克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或利用3倍氧化乐果、5倍久效磷树干涂环,宽度为20厘米,每5~7天涂一次;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 在过去的几年里,虽然我市杨树食叶害虫并未造成较大灾情,但隐患还是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除做好预报预测和综合治理的同时,我们应大力营造混交林。引进、推广抗虫免疫树种和抗天牛杨树品种,大力栽植落叶松、油松、侧柏、云杉、臭椿、国槐、杜仲等免疫树种,引进推广抗虫杨树品种或利用伐根嫁接抗虫优良杨树品系(如毛白杨、河北杨)技术和萌芽更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自身稳定性和抗虫能力。
8、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米,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9、营造混交林
从营林措施入手结合更新采伐,营造混交林,如杨树和楸树混种,杨树和桐树混种,以片状混交林为宜。
10、灯光诱杀
在7月上旬至下旬均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二: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由于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特别是杨舟蛾类、杨黄卷叶螟、杨白潜蛾等食叶害虫。
1、杨白潜蛾
1.1发生特点:杨白潜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杨树幼苗、幼树危害大。
1.2发生规律:杨白潜蛾成虫产卵于叶正面,与叶脉平行排列。每个卵块2~3行,每行2~5粒,卵极小,肉眼不容易发现。每雌产卵23~74粒,卵期6~7d。幼虫孵化时,从卵壳底部咬破叶片,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使被害处形成黑色虫斑,常由2~3个虫斑相连成大斑,致使叶片枯焦脱落。老熟幼虫从叶正面咬孔而出,于叶背面吐丝结“H”型茧化蛹。
1.3防治方法: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氧化乐果等内吸农药1:10倍液打孔注干;灯光诱杀成虫;扫除落叶集中焚烧。
2、杨小舟蛾
2.1发生特点: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发生时常将成片杨树的叶片吃光,是危害比较严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2.2发生规律:杨小舟蛾成虫白天多隐蔽,夜晚交尾产卵,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片表面或背面,呈块状,每块有卵300~400粒。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表皮,被害叶呈箩网状。稍大即分散蚕食,将叶片咬成缺刻,残留粗的叶脉和叶柄。
2.3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药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3、杨扇舟蛾
3.1发生特点: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危害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尤其是当年的新植杨树,整株杨树的叶片常被吃光。
3.2发生规律:杨扇舟蛾成虫傍晚前后羽化最多,白天静栖,夜晚活动,有趋光性。越冬代成虫出现时,树叶尚未展开,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则主要产于叶背面,常百余粒产在一起,排成单层块状,每个卵块数量不等,一般为9~600粒,每雌可产卵100~600余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啃食叶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以上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苞;3龄以后食量骤增,分散取食,可将全叶吃尽,仅剩叶柄;5龄幼虫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越冬代幼虫老熟后,多沿树干爬到地面,在枯叶、树干旁、粗树皮下或表土内结茧化蛹越冬,其他代老熟幼虫在树叶上结茧化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