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那些初三快中考还在玩游戏、刷抖音的学生,是什么心态?
孩子,中考,家长那些初三快中考还在玩游戏、刷抖音的学生,是什么心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t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多做习题,查漏补缺,分层次的系统的复习。要保持各科均衡发展,千万不能偏科。
第三,要调整作息时间。不要晚上熬夜到太晚,不然可能会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
第三,\t多跟老师同学沟通,不懂就问,既能丰富知识,也能搞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减轻心里压力。 第五,要对自己有信心。时常憧憬一下未来,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不妨试试心理暗示。 第六,要有计划的复习。
因为,当初我是在初三下学期才觉悟的!很高兴我能遇到你这个疑惑,也希望能让你不再迷惑!记住,一旦决定学习了,就要心无旁骛,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日志本里写下要考进的那所高中的名字,然后向着它努力吧,每天起来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行!!还有,学习没压力是不会有动力的,只有其他人比你优秀了,你才有动力去追赶,不要因为一点压力就被压的喘不过气,想想你的父母为了你而奔波的身影吧~~你会发现,你能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记住,有压力才有动力,要不断逼迫自己跨过那些跨不过的槛,你要相信,世上没有跨不过去的槛!还是那句话:我能行!这就是我当初怎么做的,能不能做到,也看你自己了~~~以后碰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尽可能为你解答~~但你,要努力啊~~。
总结: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还有一年时间,我也要中考了,我比你更紧张,但是没办法,一定要努力,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也要加油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是模仿父母。父母每天抱着手机不放,孩子是有样学样。要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做起,“身教重于言教”。
二是关系链接。如果父母不和孩子链接,他只有和第三方链接。不要怕孩子烦,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是安静了,但也害了孩子,孩子玩手机视力会下降,注意力会不集中,也没有时间观念了,甚至会发生更恶劣的后果。
三是空虚无聊。培养孩子好的爱好:看书、下棋、走进大自然等等,引导孩子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尽可能安排比较充实。培养孩子需要耐心和时间,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
四是价值感缺失。游戏中有表扬、鼓励、有成就感,并且在游戏中可以寻找自己的价值感。由此可见,要多给孩子爱的滋养:接纳、肯定、赞美、认可,孩子长大后才能活出高自我价值:自立、自信、自爱、自尊。
教育就是“教在学校,育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孩子不听我们怎么说,只看我们怎么做,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哪几种情况。然后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这种属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
第二种情况,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应该用心努力,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控能力,需要有人监督管理才行。
第三种情况,知道好好学习,不用家长管理,有远大理想跟目标。并且付诸实施。
当然了,第三种情况的孩子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并且,这种孩子属于凤毛麟角,普通人家很难碰到。
那先说说第一种孩子,这样的孩子其实最该检讨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请问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已经初中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学生的工作是学习不是每天游戏、视频这个简单的道理他都不知道,价值观堪忧。
早知道,以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化,可能连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了。
人工智能的社会,你会被抛弃的很彻底。
那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亡羊补牢,还不算晚,抓紧把思想工作补上,让孩子明白,他之后的人生跟现在的关系,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你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信他能听懂这些道理。
再说第二种情况的孩子,他们缺的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问题。
毕竟,游戏、视频玩起来让人更轻松,学习会很枯燥,而且,学习很难让他们精神愉悦。
那作为父母,就应该跟孩子约法三章,学习就专业致志的学习,休息的时候可以玩一玩,但是,一定要有时间限制。
说实话,现在的孩子在如今的环境下,不碰手机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好分寸,问题也不大。
你总不能要求他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在学习。娱乐一下未尝不可。
所以,每个孩子的模样,背后都有父母的身影,都说孩子是父母综合的复印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董卿之所以是董卿,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而且,爸爸对幼年的董卿相当的严厉。
在孩子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正确的价值导向,让他们知道,做什么才是正确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中考在即,孩子仍然沉迷游戏、娱乐,家长急得不行,孩子貌似对游戏乐在其中。孩子到底怎么想的,还有很多家长想和孩子对玩游戏的问题进行沟通,但大部分孩子并不愿意沟通。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孩子正处于成长叛逆期,这个年龄最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不得不说很多游戏迎合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别说是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一旦玩上了也会上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