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红楼梦》是无法超越的神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悲剧,作者为什么有人说《红楼梦》是无法超越的神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份,这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最大特点。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一部份的情节。
比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看到的十二钗册子判词和曲子,倘若我们跳过不看,或者也像宝玉那样“看了不解”,觉得“无甚趣味”,那么,我们能知道的至多是宝玉做了一个荒唐的梦,甚至简直自己也有点像在梦中。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宝黛)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而读第二十二回中的许多灯谜诗,如果只把它当成猜谜游戏而不理解它的寓意,那么,我们连这一回的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的意思也将看不懂了。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是从属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描述的需要的,而不是相反,这是《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不同于一些流俗小说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些诗词曲赋之所以富有艺术生命力,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用茅盾同志所作的比喻来说,叫做“按头制帽”。(见《夜读偶记》)
要描写一群很聪明而富有才情的儿女们赋诗填词已经很不易了,再要把各人的所作拟写得诗如其人,都符合他们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那必然加倍的困难。海棠诗社诸芳所咏,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各有个性,互不相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反映封建社会现实的深度广度和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高度融合在一巨著里这一角度看,《红楼梦》确实空前绝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今天是家喻户晓的名篇巨著,可在作者曹雪芹当时写这书的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儿女情长、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但在作者心里却深知这部书绝不是给世人消愁解闷的,他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以此来寄托他内心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因此,曹雪芹说《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所要表达的思想与量子力学的观点有很多的交集,惊人的不谋而合。其实,人生没有绝对真正的赢家,追名逐利、贪污受贿、骗财骗色等等皆是不同人的人生过程所自产出来的污垢,所有人的人生结局都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尴尬[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耶][耶][耶][大金牙][大金牙][大金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这本书不光写了一个家族的盛衰,书里包罗万象,诗词,绘画,医药,美食,建筑,佛教,人文荟聚于书中,让历来文人学士沉迷其中,还在文化界成立了红学一派。
《红楼梦》的写法也是一种独一无二 的。《红楼梦》一开始就把结局都告诉你,让你看着每一个人如何一步步走到他的结局去。大家可以想想看,哪有一部小说一开始就把结局先告诉你。结局告诉你了,你还想看下去吗?但是我们还是一章一章的看下去。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人的一生,不到最后的终结,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
《红楼梦》确实是一本无法超越的神作。毛泽东一辈子就看了好几次《红楼梦》,而且认为没看过3遍以上的人都不算懂得《红楼梦》。蒋勋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在研究红楼梦呢。不同年纪看红楼梦,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就像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林黛玉,一把年纪了就更喜欢温润宜人的宝钗。
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看官各自领会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