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说你认为这几年开始消失的行业?
钢笔,老张,我妈说说你认为这几年开始消失的行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说你认为这几年开始消失的行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行业已经不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逐渐消失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前几年传呼台、街头修钢笔的、补锅的、街头剃头的、流动照相、电话总机接转、农村的赤脚医生等。
这几年个体商户也开始有消失的迹象。如李宁实体店关掉了一千八百多家了,电商开始兴起。有人预测,未来下面十大行业在未来几年中开始消失。
一是个体商户。
二是各种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
三是职业模特儿。
四是经纪人、中介商。
五是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
六是有线电视安装人员。
七是装配车间工人。
八是司机特别是代驾。
九是银行柜员。
十是记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人类历史上职业从未更新消亡地这么快。很多职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这30年中有的职业从产生到消失只经过了短短几年。
过去30年中消失的职业有:
第一:电话接线员
90年代初的时候还有许多地方采用人工电话接线员。打电话先要拨总机号码,接电话的是接线员,一般是女孩的甜美声音,让你浮想联翩,你告诉她要转哪里哪里,然后她给你转,你才可以和通话方通话。后来程控交换机的普及,使这个职业彻底消失了。想当初电话接线员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工作轻松稳定。好多都是年轻漂亮或者有关系的女孩。
第二:铅字排版工
一边看着稿子,一边从整墙的铅字中找出需要的字,放到一起拼成整篇文章,这是曾经的铅字排版工做的事情。他拥有一双认反写字的好眼睛。铅字都是反着刻的,并且极小,铅字排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从角落里找出来。还有一般单位里的打字员工作也类似。那时的打字机下面铺着一堆几千个铅字,打字员用锐眼找到字,右手使劲一按操作杆,操作杆就把铅字整个提上去敲在蜡纸上。
电脑照相排版出现后,一切都改变了。所有的排版都可以在电脑中轻松完成。铅字排版工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三:电报收发员
电报曾经是最迅捷的长距离通讯方式。虽然有电话的竞争,但电报凭借着价格、超长距离和快速的优势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电话未普及的年代,发电报比打长途便宜多了。长距离的跨洋通讯职能用电报了。后来随着电话的普及,海底电缆的铺设,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天涯若必邻”,现在的小朋友已经不知道电报为何物了。电报收发员当然也早改行了。
第四:Bb机传呼小姐
这估计是人类历史消失最快的职业了。90年代BB机开始流行,随着手机普及,BB机很快消亡了。Bb机传呼小姐这个职业从产生到淡出视野,不到10年。第一代BB机传呼小姐还没变老,就得改行了。想当初人人腰别BB机,汉显更是成功人士必备。“有事扣我啊”—30年前的流行语。扣BB机要先给BB机传呼台大电话,告诉传呼小姐BB机号,要对方回拨的电话号码,然后你就在电话机旁等对方回电话。
第五:公交车售票员
这是一个正在消亡的职业,大部分公交车上已经没有售票员了,还有少量郊区线路上可能还有。公交卡的普及加快了这一过程。现在人们已经习惯自动售票。
最后一个:底片冲洗工
胶卷已经彻底被数字设备替代了,连电影也变成了数字电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修笔,应该算是个快消失的行当了。
说到修笔界,两位人物不得不提,一位在上海,现年84岁,月初刚刚退休的施天水。
另一位,在北京,现年87岁,老手艺人张广义。
东四,北京传统商业街区。南北走向的道路两旁,密密匝匝排列着各式服装店、小吃店。这条曾经叫做“大市街”的道路上,明清时代就已汇聚了京城最有名的买卖。“东四、西单、鼓楼前”,旧时民谚把东四排在几大热闹去处头一个。
在一路招摇炫目的门店之间,有个铺面却大半时间紧锁,帘布遮着玻璃门,门内悬挂吊牌,上书二字依稀可辨:病休。
这里是北京最后一家专修钢笔的小店——广义修笔店,店名来自店主,87岁的张广义。
广义修笔店位于东四南大街闹市。
在东四这片繁华的街口,哪家商店营业时间不是从早到晚、不超过12小时?唯独广义修笔店例外,每天下午两点半开门,四点准时关门,营业时长一个半小时。这样特立独行的店铺,在京城恐怕找不出第二家。
在一个冬日下午,我来到广义修笔店,访问这位传奇匠人。可刚进门,就被柜台上一纸告示封住了嘴:“本人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拒绝接受一切采访。请您免开尊口。”
可我还是开了口:“我从上海来,那里也有一位像您一样修钢笔的老先生,您知道吗?”
“老施吧?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只是从来没见过面,都是通过别人两边传话。最近听说他退休了。” 他答道。老张年纪大了,声音虽然清晰,却缓缓的,气力微薄。
“是啊,他这个月退休,回了苏州老家。我在上海的同事刚刚去拍了片子。”我用手机播放“上观新闻”APP里的短片《84岁修笔匠施天水退休了》。老张从柜台后的座位上起身,左手攥着手机,右手举起放大镜。
之后5分钟,他的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这个神交几十载,却缘悭一面的老朋友。视频里,老施说,“修笔老师傅都退休了。”北京人老张听不懂上海话,看着字幕,一个劲应和“是的,是的。”听到老施那句“要是把顾客的笔弄坏了,日子蛮难过,人家脸色就两样了。”老张又连声“是的,是的。”似乎在和老施面对面聊修笔经。
上一篇: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安心独处,不焦虑,才算成熟。你认为是这样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