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做电商有用吗?有什么建议?
农村,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村做电商有用吗?有什么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电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极大的待开发资源。
最近两年农村电商在农村很火,在一些村子里的确有不少从事电商的年轻人。随着农村快递产业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到城市变得更加简单,农产品产地直销更有价格优势。但要注意:
1.农产品利润薄,快递成本比较高。
2.很多农产品其实不适合运输,比如香瓜、草莓、花草等,购买这些农产品的客户收到后难免会有损坏,很容易被客户投诉。
总之,农村电商看上去高大上,但是不是每个人就随随便便可以做的。个人认为在农村做电商货源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懂得电商的运营操作,说白了就是技术,但是多数的农村年轻人并不懂技术,如果想在农村做好电商必要的学习还是要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电商应该是可以,我就是一个农村做电商的,我可以把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介绍给大家,首先是要看一下亲需要做什么类目,比如服装或者农产品和一些当地特产,要保证有充足的货源,在一个就是快递方便不方便,在看一下网上的一般销量怎么样,电商是一个服务行业,就是我们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群,要保证按照客户要求发货微笑服务,一切的错误都是我们的,一切让客户满意我们做电商的才会更好更长远,总体是需要看自己的货源,利润空间快递后续的服务,也是挺麻烦的,因为面对的人群是不一样的,一句话就是服务是最重要的[玫瑰][玫瑰][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农村消费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面临着选择范围小、受到购买数量限制、采购和运输等直接成本以及时间精力等间接成本均较高、购买的商品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等诸多发展障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急需突破的瓶颈。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国内有1/3以上的农民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二、电子商务的新机遇
由于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B2C代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借助于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我国B2C电子商务使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剔除了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购买价格大大降低,买家还能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而不受购买量的限制。相对于C2C而言,B2C有更好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保证,能给买家带来更多的购物安全感。与上述障碍相对照,B2C商务成为绝佳的解决办法;同时,大多数商家缺乏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研究和把握,难以在农村打开市场,这为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有效整合供应链来打通农村市场提供了机遇。
对于B2C电子商务而言,农村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发展空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总人口数为130 628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 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市场愈发展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公布的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支出情况,从2006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每年的现金支出从3 931.8元/人上升至5 257.9元/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也从2 415.5元/人上升至3 159.4元/人。此外,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总体来说对我国农村市场的影响也不大,B2C开辟农村市场的阻力进一步减小。
由上可见,我国的农村消费与B2C电子商务之间存在历史性的双向选择关系,建立农村市场中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业、推动农产品生产化和流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电子购物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三、制约因素、两大难题及解决方案
B2C进入农村市场成为彼此间的双向选择,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着信息流和实物流两大主要难题,发达地区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购物难以在农村市场行得通。但是,在当前条件下这两大难题均存在可行的解决方案,电子化的贸易活动仍有打通农村市场的可能。
(一)制约因素
1.尽管国家鼓励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等方面,都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虽然到2005年底,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146万km,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6%,但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尚难以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较差,通畅问题还未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2)供电、供水、供气等条件较差。水、电、气供应条件较差限制了农村市场对许多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例如供电条件就限制了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不利于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
(3)IT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突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民对计算机的拥有率很低,利用互联网的机会更为缺乏。《2008-2009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网民规模为846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仅11.7%,虽然在逐年增长,但仍以较大差距落后于城镇平均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网民的分布差异也很明显,超过50%的农村网民集中在东部农村地区。
2. 农民受教育水平制约了电子商务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2008年4月25日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表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从整体上看,农民素质还不是很乐观。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导致农村居民对电脑和互联网的学习、使用比率较低。
上一篇:草木是否无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