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有人说国外足球青年才俊井喷,而我国却一代不如一代呢?
球员,足球,中国为何有人说国外足球青年才俊井喷,而我国却一代不如一代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足球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系统和健康的青训体系。国外青训做的好的比如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近年青年才俊辈出的比利时等西欧国家,他们为什么能实现青年才俊井喷呢?
成熟的足球经济产业 对于要投资足球青训的投资者来说,希望看到产出看到利润,而不希望看到自己不停往里边输血而不见有足球人才培养出来。青训做的好的的足球俱乐部例如巴萨罗那拉玛西亚青训营都是依靠着背后强大的巴萨足球球迷氛围。希望进入巴萨青训的是全球足球少年的梦想。2.对足球的看法不同 国外很多家长看足球和我们国内家长看足球是不一样的。对他们来说,足球培训可能只是孩子的一个“兴趣班”就像我们国内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班一样。学的好可能将来就从事足球行业成为职业球员 学得不好就当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对他们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和心里负担。而国内现在都是望子成龙,功利性太强,孩子压力也就越大,对足球的喜爱和兴趣会被慢慢磨灭,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中国职业足球发展30多年,中国足球目前的青训状况仍然是再不停的摸索学习,有的照搬国外的青训模式,有的则创造自己的模式,总体来讲问题还很多,下边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1 缺教练的基层青训
据中国足协统计,四年间,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B、C、D级教练培训人数增长近38000人。但足协技术部负责人称,由于基础过于薄弱,历史欠账太多,依然满足不了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和职业俱乐部梯队快速增长的教练需求。
据介绍,基层教练短缺尤其体现在校园足球中,既有教练员证书又有教师资格证的足球教师非常稀缺。
“有一定足球专业背景,又上过大学,还懂教育的教练非常少。”足球特色校武汉新合道小学负责人表示,“去上大学的好球员基本不会学体育,毕业后愿意做基层足球老师的少之又少。”
重庆某特色足球学校一名教练符合上述标准。他坦言,任务多、待遇少的基层校园足球很难留住人。“既要和其他老师一样正常上体育课,放学后带训练,周末打比赛,寒暑假都有比赛,基本全年无休。但工资和普通体育老师基本没区别。”该教练说。
“在编的老师,多发一分钱就是违规,学校也很难办,想不出太好的激励机制。”多家学校负责人表示。
2 难监管的社会培训
许多学校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青训机构合作。据中国足协统计,四年间,全国各类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增长4968家。其间,也接连爆出聘请假洋教练、虚假宣传等负面新闻。
为何社会足球青训市场难规范?一名地方足协负责人称,开设培训机构无需在体育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批,足协对社会青训机构实际约束力很小。
北京某社会青训机构负责人说,真正有约束力的还是市场监管部门,但它们又没有专业审核能力。
3 难赚钱的青训产业
近年来,武汉尚文集团下属武汉三镇俱乐部与武汉市足协共建02-11年龄段市级梯队。一部分在武汉市由外教进行培训,一部分送到西班牙长期培训。国内受训规模超过600人,国外超过110人,年投入上亿元。集团董事长刘良斌算了一笔账:“一个年龄段梯队40个小孩,能有3到4个踢中超就非常不错了。现在国内球员转会费限额2000万,最多也就卖8000万。实际上能有50%的收益就非常高了。”
多名业内人士称,至今仍未完善的经纪人制度对青训产业伤害很大。根据中国足协规定,球员在18岁前不能和俱乐部签职业合同,只能签培训协议。“可能我培养了十年,最后快成材了。经纪人给家长拿钱,300、500万,家长根本抵挡不住诱惑,小孩就跟着走了。俱乐部层面抵挡青少年人才流失的办法不多。”刘良斌说,“我送去西班牙培训的孩子,根本不敢让他们在国内露面。必须要有制度防范经纪人挖墙脚。”
2018年1月,《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旨在鼓励与保护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球员培训的青训机构积极性。
一家青训大户培训机构负责人说,虽然青训补偿制度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追索难度依然很大。“一是阴阳合同、虚报转会费依然存在,补偿金额与实际存有较大偏差。二是有些俱乐部对青训补偿诉求置之不理。三是对恶意规避支付补偿的处罚不明确。”他建议:“尽快与国际接轨,待完成补偿支付后,再办理转会手续。对于未按规定支付补偿或拒不配合的,尽快明确具体处罚措施。严厉打击阴阳合同及规避高额转会费行为。”
4 有断层的竞赛平台
高质量的比赛是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的重要基础。中国足协从2017年推出青超联赛,旨在增加青少年比赛数量,提高竞赛水平。但近一年来,青超多次出现悬殊比分,引发关注。
某中超俱乐部副总经理介绍,这与许多低级别联赛俱乐部梯队现状有关。“中国足协要求建设五级梯队参加青超,很多中甲中乙俱乐部为了准入,就随便拉了一些学校队伍来参赛,或直接弃权。”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中小俱乐部不设梯队,只有通过硬杠杠督促他们完成梯队建设。青超的完善要一步步实现。
目前各种名目、不同单位组织的比赛多了起来,但高质量比赛还是少,个别国内顶尖青训俱乐部只有花钱到日本、韩国去打比赛。
鲁能足校副校长李学利反思,为什么足校没有培养出顶尖球员?结论是:球员培养从18岁到进入成年队这个阶段有断层。“球员18岁离开足校进入一线队,这个阶段需要有压力、有对抗、打高水平比赛。但球员在这个阶段基本在一线队坐板凳,预备队联赛质量又很低,在人才拔尖的过程中没有高质量比赛过渡。”
5 待改变的评估体系
欧足联A级教练查斯·凯拉已连续4年为中国基层教练授课。他不理解为什么中国青训教练对成绩如此看重。“青训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是带队取得成绩,而是培养出优秀的球员。青少年培养有阶段性,以成绩为导向很容易陷入误区:错误的力量训练、过早固定球员位置、年龄造假。”
“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校长支持发展校园足球,自然希望学校取得名次,作为教练压力很大。”上海一名基层学校足球教练说。“领导重视当然是好事,但领导天天追着你要成绩,问为什么没拿到冠军。让人很苦恼。”武汉某区教育局校园足球负责人说。
“现在全运会足球金牌增加了,年龄梯队变小。地方体育局有成绩压力,有些措施可能会揠苗助长。”某地方足协负责人说。
上一篇:体重轻,肉多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