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季下雪并且温度巨降,对农作物有影响吗?
农作物,小麦,土壤春季下雪并且温度巨降,对农作物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生产十分有利。能增加土壤的湿度和墒情。
涉农地区平均雪深降雪,对部分干地缓解墒情特别是果树生产有好处,同时,对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极为有利。另外,作为节后第一场春雪,相当于下了一场春雨,这场春雪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增加土壤墒情,对春耕备耕生产是非常有好处的。春雪让土壤墒情进一步向好发展,同时也使春旱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下雪对农作物的好处
1、保暖土壤,积水利田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天最严寒的几天,夜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十几度,这极易造成农作物冻害。而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就像是小麦的一层“棉被”,能帮助小麦保温。
2、大雪能给土壤补充“营养”
雪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在融化后,雪水把这些营养物质带到土壤中,跟土壤中的一些酸化合成各种盐类,如氨和硫酸化合成铵盐(即“硫酸铵”),变成良好的天然肥料,尤其是氮的含量是同体积普通水含量的4倍,酚、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在雪水的含量也比普通水要少。
3、雪在融化时可以冻死害虫
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但这个温度不会影响作物,却会冻死一大部分越冬的害虫。
4、雪融化带来的水,给土壤补充水份,防止农作物干旱
秋冬季节,北方雨水很少,长期不下雨,导致干旱,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当天气回暖,雪开始融化,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所谓的“大雪兆丰年”,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农村人都盼着下大雪。
二、下雪对农作物的坏处
雪对人有利也有害处,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寒。
1、雪压住植物,容易使植物受伤或死亡。
2、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春雪对于经历了“暖冬”的越冬农作物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春雪和霜冻等恶劣天气,农作物将会失去抵抗力,造成大幅减产。对越冬农作物生长而言,冬雪是"良药",春雪则是一剂“毒药”,如果不出现持续的低温和冰冻天气,这场春雪对作物来说不会有啥不利影响。
3、大量积雪影响冬季大棚蔬菜瓜果
由于降温和积雪,光照跟不上,大棚依靠阳光聚集温度的能力变弱。这样情况下,可划破棚膜,舍作物保大棚,减少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下雪对农作物的好处
1、保暖土壤,积水利田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天最严寒的几天,夜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十几度,这极易造成农作物冻害。而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就像是小麦的一层“棉被”,能帮助小麦保温。
2、大雪能给土壤补充“营养”
雪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在融化后,雪水把这些营养物质带到土壤中,跟土壤中的一些酸化合成各种盐类,如氨和硫酸化合成铵盐(即“硫酸铵”),变成良好的天然肥料,尤其是氮的含量是同体积普通水含量的4倍,酚、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在雪水的含量也比普通水要少。
3、雪在融化时可以冻死害虫
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但这个温度不会影响作物,却会冻死一大部分越冬的害虫。
4、雪融化带来的水,给土壤补充水份,防止农作物干旱
秋冬季节,北方雨水很少,长期不下雨,导致干旱,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当天气回暖,雪开始融化,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所谓的“大雪兆丰年”,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农村人都盼着下大雪。
二、下雪对农作物的坏处
雪对人有利也有害处,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寒。
1、雪压住植物,容易使植物受伤或死亡。
2、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春雪对于经历了“暖冬”的越冬农作物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春雪和霜冻等恶劣天气,农作物将会失去抵抗力,造成大幅减产。对越冬农作物生长而言,冬雪是\"良药\",春雪则是一剂“毒药”,如果不出现持续的低温和冰冻天气,这场春雪对作物来说不会有啥不利影响。
3、大量积雪影响冬季大棚蔬菜瓜果
由于降温和积雪,光照跟不上,大棚依靠阳光聚集温度的能力变弱。这样情况下,可划破棚膜,舍作物保大棚,减少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有影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当前疫情应届大学生如何求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