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正月打雷遍地贼”,正月打雷好不好,今年年景怎么样?
正月,遍地,收成农村俗语“正月打雷遍地贼”,正月打雷好不好,今年年景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月打雷,遍地賊,这种说法是再过去,年景不好人吃不饱,没有办法就出来偷东西,而现在的国家年景不好,饿肚子的极少,不过正月打雷可是旱涝不均而已,不可能遍地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里有“九月雷公发,倒干一百八”,就是九月打雷,六个月内没有能起到禾苗生长的像样雨,来年收成不行。可只要打了雷,又下了透墒雨,就没事了,确实应验。说“正月打雷人脆”,就是人容易生病,或者意外伤亡等事故多发(我们叫暴亡,又称横死)。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的,一般给人的影响是“不得不信”。但愿平平安安:不求有福,但求无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很好理解的,在农村对于农作人来说“正月打雷遍地贼”这句俗语的大概意思就是:要是正月里打雷,庄稼也会减产的,收成更是会减半,以前农村要是收成不好,那这一整年都要闹饥荒了,人们都吃不饱了当然就会有盗贼出来谋生了,所以才有这样的俗语。
毕竟在于以前,只要闹饥荒或者大部分人没得吃,就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会偷鸡摸狗当贼。这句话里的“遍地贼”对于现在来说是说不通的,只能预示今年的年景收成不是很好!
对于以前的农村来说,没有电视可以看天气预报,所以对于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都是靠自己观察和实践结合出来的。只有像“瑞雪兆丰年”一样才能大丰收,或者正常惊蛰时候才会有雷雨,那时候在下雨那才是有利于庄稼的!
这些俗语或者谚语都是很有依据的,在民间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俗语,都是很有道理的,在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对于前人能够根据天气变化来预测的智慧真是望尘莫及啊。其实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希望每年能够风调雨顺才能有个好收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如果农历正月打雷,往往预示这一年的气候不正常,庄稼收成不好。谚语是人们的经验总结,多数都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迷信,当然这句话现在未必适用了。原因是粮食收成对于古人来说至关重要,哪年粮食收少了,即使从其它地方调运成本也太高,穷人根本买不起,很多人就要挨饿,尤其是古代农民,粮食几乎是唯一收入来源,粮食减产后果相当严重;而现代人的收入比较多元化,运输也方便多了,即使某个地区粮食减产,也并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关于正月打雷预示着年景不好的这一说法,并没有太严谨的科学性,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是因为不同的季节,打雷出现的频率不同罢了,夏季多雷,而冬季就很少打雷,正月虽然已经逐步进入了春季,但天气一般仍然还比较寒冷,空气干燥,光照强度还比较弱,空气形成强烈对流的现象不多,因此还很少会发生打雷的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古代没有像现在的天气预报以及病虫害预报,所以农业生产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种植粮食也差不多是人种天养。在古代,人们都祈祷年年能够风调雨顺,这样才能够有好的收成。而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对天气变化摸索出来一些规律并总结成易懂好记的谚语或者俗语 。比如,“正月打雷遍地贼”就是其中一句。
通过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在正月里听到打雷,那今年将会有很多贼。为何贼会遍地都有?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粮食不够吃。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正月里打雷,当年的粮食收成可能不会很好。这就是古人总结这句话的含义。
那为什么正月打雷的话则粮食收成可能会不好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打雷的相关条件。
我们都知道,打雷其实就是带有负电荷的云层对大地、树、建筑等进行放电的一个过程。而在放电的过程中,因为击穿空气耐压而释放出来强弱不等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雷声。
冬天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听到有打雷的。因为打雷,它是地面上的水受温度的提升而变成水蒸汽上升到空中,在上升途中形成大小不同的水珠,并且大水珠一般都是带正电荷,这些最后都会形成雨滴而又降落到地面。那些小水珠一般带负电荷,在空中不断的积累而形成带负电荷的云层。就是这些带负电荷的云层最后累积到电压能够击穿空气耐压程度的时候形成放电,继而形成打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