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李靖和李世民是一条心吗?为什么玄武门之变他不在场?
玄武门,之变,长安历史上李靖和李世民是一条心吗?为什么玄武门之变他不在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李靖和李世民是一条心吗?为什么玄武门之变他不在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给大家回答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靖为什么没有参加?
李靖当时的身份,没有条件参加。李靖对于玄武门的态度,有两种不同说法,但无论哪种都表明站在李世民一边。
玄武门之变时,李靖的职位是灵州大总管,带兵在灵州前线抵御突厥,离长安很遥远,不可能直接去参与玄武门事变。
李靖对玄武门事变的态度
第一种说法是李世民询问李靖,李靖表示不参与;
第二种说法是李世民询问李靖,李靖表示愿意效犬马之劳。无论哪种说法,都表示李世民向李靖询问而李靖却没有去告发,这已经是站在李世民一边了。如果李世民失败,事先知道不去告发的可是要被追究责任的。玄武门事变是一场复杂精密涉及多个地点任务的高风险政变行动,参与的个人有不同的分工。
李靖在这一年根本就不在长安,而是在灵州道,抗击东突厥。他根本没法分身参与玄武门事变。况且,即便李靖冒着杀头的危险违抗皇命,带着大军回到长安帮忙,可是他又无法带兵入城,他独自一个人又无法产生太大影响。当时长安的情况是,太子和齐王一党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力量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关陇集团此时都是一边倒支持太子的。
所以即便李靖支持李世民,还不如在外手握重兵,与秦王遥相呼应。
假如李靖参与玄武门事件,依据李靖的地位,那就不是夺嫡的拼杀,而是公然内战造反。这其实是李世民不想看到的,说的现实一点,李靖只要不是站在李建成一边,对于李世民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这就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李靖自始至终一直是个军事形人才,而且作为隋朝降将,与李唐王室的诸成员有隔阂是肯定的。而且玄武门之变这种政变,需要的并非带兵打仗的军事能力,而更多的是李世民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先说说李靖的生平吧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历任捡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未过关,世称李卫公。归顺唐朝后,李靖先后平底箫铣、安抚岭南、平底辅公祏、总管灵州、击灭东突厥、远征吐谷浑,为中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赫赫战功。李靖的著作有《李靖六军镜》,今已失传。
了解下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在长安城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后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最终结果是李世民取得完胜,取得皇位。
为何李靖未参与玄武门之变?
第一,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当时李靖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并不在长安城内,更谈不上参加政变了。而且当时边境确实需要名将进行管理以防备异族入侵。比如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不到两个月,颉利可汗就趁机率兵攻陷泾州。
第二,作为隋朝降将,李靖是凭借过人的军事能力得到重用的。这意味这李靖不可能像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等秦王府旧臣一样得到李世民推心置腹的任用。而且,李靖的军事能力在这种小规模冲突中也显得大材小用、不合时宜。
第三,李靖作为降将,其忠于的是李唐王室。对于李世民个人来说,和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并无区别。换句话说,李靖是忠于李渊的,而作为政变这种李唐王室内部斗争,李靖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第四,纵观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诸人,均为李世民秦王府旧人。李靖并不在其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说,李靖对李世民无二心,主要因为他身不由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唐朝名将李靖是尽忠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只是玄武门之变时他远在灵州官居灵州大总管之职、正在防御强敌突厥,所以没能参与玄武门之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靖是忠于唐王朝的,在宣武门之变中选择不站队是一种明哲保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玄武门事变中,唐军方的态度基本是中立的。
如果翻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侯君集是在其中出场的武将。而这二人其实都是李世民的老部下,自然支持李世民。
上一篇:山沟:请问在大城市的人们,新型冠状病毒还要多少结束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