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词和歌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诗歌,歌词,诗词诗词和歌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
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
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
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
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
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
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
诗词曲的特点
诗: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
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
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
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
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
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
”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
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
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
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中外历代诗论对诗的本质有两种很著名人的界说:一是“诗如画”,二是“诗父音乐同质”。
这两种界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当时影响较大。
但是事实上,这两种界定法却缺乏科学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谈谈写作上的区别。
歌词的创作要工整,注意长短句的结合,还要略微注意押韵,还要多写几段一样结构的,因为要配合曲子。这也导致了符合歌词要求的诗一般读起来会没那么顺。如果又顺又符合歌词要求的,一般结构上变化就会太少了,也不好直接读,会显得很口水。
而现代诗的创作则是天马行空,只要通顺,朗朗上口,想怎么写都行。这就导致其结构变化会远远超过歌词。读起来就会觉得更加有味道,但是要谱流行曲就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词很多都是作者触情生情,或者由心而发,这是一种人生体悟到的一种境界,为什么现在的诗人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的人被物质社会迷失了心灵,所以很难感触到美景与心净的那种美丽。歌词很多都是作者为了职业和工作而创作,可以理解为歌词是为了利益而生,诗词是为了抒情而出,这就是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在表达某方面,例如诗词和歌词都会表达人,或者物与景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歌词和诗词共同点就是最近的血缘关系姐妹艺术,在古代诗和歌词本是一家,只是后来按照不同的发展轨道分了家。
▼歌词和诗不同点就是主体意识不同。歌词作者偏于代表大众或个体代言人抒发情感。但是也要考虑大家的歌唱情绪。而诗词作者以心灵理解世界,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表达抒发,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发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感和意境的美好,读起来朗朗上口。歌词没有这么多讲究,只要押韵好唱就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