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近些年在农村养殖桑蚕的少了?
养蚕,桑叶,现在为什么感觉近些年在农村养殖桑蚕的少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十几年前在农村曾兴起大规模的桑蚕业,为何近些年桑蚕业的规模由大变小了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是云南最大的坝子,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蚕桑产业成了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吸引了好多从业人口。县里面有一个丝绸公司,专门从事技术指导和鲜茧收购及加工,盛产的丝棉被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口碑。但近几年来,确实发生了从业人口下降,甚至毁桑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桑蚕饲养和市场风险高。主要表现在饲养和鲜茧的市场风险上,“蚕儿”“蚕宝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桑蚕娇贵的一种最好表述。
一是空气中毒。桑蚕饲养中,对空气的要求高,空气中如果有一股较为浓烈的气味,都要及时闭窗。几年前,我的家乡,有个烤烟乡镇,也希望再给农民一个增收渠道,引导群众栽桑养蚕,但由于烤烟在烘烤期间,会产生一股味道,导致桑蚕死亡,最后得不偿失,群众也就对这个产业不感兴趣,出现毁桑现象。
二是农药中毒。在农村,农药是缺少不了的生产资料,如果稍不注意,把药水喷洒在桑叶上,采回来给蚕儿食用,就会发生中毒死亡情况。或者由于打农药,没来得换衣服或者把身体冲洗干净就进入蚕室喂蚕,也会造成农药中毒死亡现象。
三是爆发蚕病。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脓病和僵病,如果消毒不好,在大蚕期,快上簇结茧的时候,就会爆发,损失很大,甚至前功尽弃,没有一毛钱的收入。
四是储藏交售。由于蚕丝制品是奢侈用品,依靠出口为主,受市场影响大。我的家乡,虽有一个丝绸公司,但还是抵御不了市场冲击,好的时候,养蚕的效益还是不错,但大部分年份,行情离群众的心里预期,还有差距。如果囤着不卖,蚕茧又不同于其他传统作物,比如水稻,包谷等,可以暂时放在家中。因为它需要一套严格的工艺流程,才能杀死蚕蛹及保护好其内在品质。所以,遇到价格低的时候,也只能忍痛把它买去。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栽桑养蚕付出的多。蚕桑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既包括饲养中的付出,也包括田间管理上的付出。
一是在桑叶采集上。蚕在生长发育中,要经过大小蚕。小蚕期间,需要的桑叶量不大。但到了大蚕期间,食量暴增,不管天阴下雨,都得到桑田里依靠手工,采摘桑叶,又不能多采,只能按日采购。因为隔夜桑叶发酵,对蚕儿发育不好。
二是在饲养管理上。蚕儿在饲养中,需要不断消毒和扩座,为了保证蚕儿健康,每天都要把蚕体的分泌物,桑叶残渣,消毒物资残渣等清理干净,给蚕儿一个好的发育环境,直接不能耽误。一旦误事,蚕儿由于密度问题,长不大,还会得病。
三是在田间管理上。桑叶品质决定了蚕茧质量,除了日常性的喷药施肥外,每年桑树还需要石硫合剂消毒,削减枝条等一系列的农事,比较辛苦,让很多年轻人无法接受。
第三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就业门路宽。以前的农村,土地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由于缺乏信息和技术等因素,一年到头就是在农村侍弄庄稼。加之,当时的城市没有今天扩展的那么快,就业门路也就相应的窄了许多。在我小时候,见的最多的就是蚕茧和蚕沙。在我们地方,一年可以养四次蚕(春蚕、夏蚕、正秋蚕和晚秋蚕),老小皆知,孩子们从小就不怕那蠕动的蚕儿。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需要大量的人员,就业比较容易,更多的农村青年不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造成断层,从业人员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综合看因为缺劳力,风险大,成本高!
一、农民缺乏劳动力
现在在农村普遍都缺乏劳动力,而养殖蚕又是一项劳动密集的项目,甚至需要劳动力是非常大的。不得不说,在农村很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去城市里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养殖蚕的工作。一般在农村都留着一些老人和小孩,根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甚至有的农民有心无力。
而且养殖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毕竟养蚕需要才蚕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全程照顾,直到它开始结茧,在这途中随时都有可能让蚕死亡。再加上桑蚕又需要不停的进食,而且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桑叶,所以说这是比较辛苦,甚至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因此,养蚕也是比较让农民操心!
二、养蚕风险大,成本高
很多农民养殖蚕,其实技术还是不够完善!虽然蚕的价格非常贵,但是农民要有蚕茧卖才行,主要是很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养殖蚕20多天,准备在结茧的时候,桑蚕纷纷得脓病而死。很多农民都是看着满地的病蚕,哭到没眼泪了,估计看到这样的画面没有几个农民是好受的!所以现在的养蚕技术还是不够完善,即使你再怎么小心喂养,还是会出现大量的病蚕。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很少养蚕的人,这就能体现养蚕的风险!
再加上蚕卵都是非常昂贵的,再加上各种的消毒药水以及消毒器具。还要请人采摘桑叶,其实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再加上现在的商业需要,我们时不时给他们施肥,否则桑树的叶子没有长得这么快。所以说这化肥也是一笔投入啊。那么,看完之后你还会觉得养殖场的成本低吗?其实养蚕的成本蛮高的,而且风险非常大,一旦出现病残的状况,就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所以,需要农民时刻注意蚕的状况,毕竟才是比较脆弱的动物!
综合来看,农民养蚕其实是可以的,农民需要知道以上这两点,毕竟养蚕的风险大,而且成本非常高。一般的农民是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再加上养蚕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毕竟桑叶是需要人去采摘的,所以说养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尽管蚕茧能够卖出非常高的价钱,但是很少的农民能够在这条路坚持下来,毕竟养蚕的要求非常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