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你的生活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复工后前后对比呢?
疫情,我的,都是疫情期间,你的生活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复工后前后对比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身体健康,能让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不会轻易倒下,心理健康,能让你的内心强大,在面对各种谣言和突发状况的时候,依旧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应对。唯有身心都健康了,才不至于在严重的疫情面前被轻易打垮,在面对任何风波的情况下安然无恙。
平日里,或许你曾经有过光鲜亮丽的生活,在友人面前有资本去吹嘘自己的风光无限。但是,一旦平常的日子因突如其来的风波搅动得沸沸扬扬,你会发现,拥有强大的健康力,就是拥有抵抗一切艰难险阻最大的硬实力。
身体的健康力,能够通过锻炼加强,那心理的健康力该如何提高呢?首先,要清楚认识,当疫情来临之时,你最在意的,是什么?在身边陪伴着你的,是谁?
只有当自己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再能在灾难面前泰然自若;只有当陪在身边的人可以给你继续努力的力量,才能够积极面对每一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场疫情让我们健康防护意识更强
1
家庭健康防护
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将成为家庭常备,以后的流感季、花粉季将有更多人主动戴上口罩。
2
深度体检意识
一些家庭将不再满足每年定期的基础性体检项目,每年一次更深度、有针对性的体检筛查将符合更多家庭的需求,例如防癌筛查、肿瘤基因检测等。
3
和医生做朋友
疫情期间,医院不敢去,一家老小找不到信赖的医生,这才发现有个医生朋友,家庭安全感和幸福感都直线上升。增加专业健康维护也将是每个家庭的重要选择。
贰
就医方式更多样更便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担心交叉感染,加上部分地区实施交通管制、小区封闭管理等措施,许多不便前往医院的患者开始接触互联网医疗。
叁
更加注意个人/集体卫生
疫情期间,我们大多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这些好习惯,还需要我们继续保持。
1
保持手卫生
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粪便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在外不方便时,可随身携带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
感冒生病戴口罩
疫情还没结束,尽量避免到人流过多的公共场所,出门要戴好口罩。待疫情解除,回到平常生活,那时如果感冒,也尽量戴好口罩再出门,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了他人健康哦!
3
常通风
干净的房间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利于保持健康,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环境不洁导致的,日常在家,一定要多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细菌滋生。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及时消毒杀菌。
4
吃饭用公筷公勺
在外聚餐一定要使用公筷公勺,同时钟南山院士建议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公勺,或每人使用专用碗筷。
肆
更加注重休息和锻炼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熬夜,免疫力会急剧下降。
新冠没有特效药,靠的就是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强的人能自己扛过来,免疫力差的人很难扛过去。
所以,我们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保证在7-8小时。孩子们的可能会根据年龄月龄段不同,睡眠时间更长。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尽量别熬夜了,弊处看得见,熬了一宿之后,第二天黑眼圈就找来。记住,熬夜是健康的大敌,能早睡就早睡。
恢复正常生活后,运动也要跟上,每天最好保证30分钟的活动时间。
如果觉得戴口罩出门运动不方便,可以在家做些简单的运动,比如练练瑜伽,跳跳操,甚至可以选择每天做点家务,同样也能运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刚好碰到过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那里都没有去,也不敢去,去别人家里也不太欢迎,通过信息传播,基本上在我们那里的防范做得都挺好。
我本来也就是过年回老家,和往年相比,就少了串门走亲戚,其它的好像没有多大变化,要没有疫情我也是宅家里看书,对于我这宅男,并没有造成生活上有多大的影响,就少了一些家庭团体外出的活动。
我是年初几就上来了广州,当时上来只有大点的超市有菜卖,菜市场也只有零星几档,品类也很少。也不敢出门,一次都是采购好几天的菜回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3月初在我们这个工业区都大部分复工了,和正常时差不多,也有不少来找工作的,我很少出门,外面的超市有时也出去,和平时差不多。其它的都正常,只是小孩不能上学,也是天天宅家里上课,看那几个小家伙也快宅疯了。
生意就差了很多,我们60多员工只有20多个回来,不敢大批量生产,本来存货还有很多,营收和正常相比差了一倍多,处于亏损状态,不太好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期间你的生活有什么明显变化?复工前后有什么对比呢?
我呢是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所以疫情没有影响到我的工作。我是9月底生二胎。老公没上班。坐完月子后就打算等着过完年去上班。结果年前就出现疫情。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找到工作。家里一共6口人,我和两孩子,还有公公婆婆。疫情才一个月就贡献给超市几千。疫情影响也就是穷。有个好的影响,就是大家都没上班,不用一个人带孩子。轻松一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